人学基本知识文库:契诃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契诃夫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契诃夫”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契诃夫 【生卒】:1860—1904【介绍】: 俄国作家。 生于罗斯托夫省塔干罗格市。 父亲是开杂货店的商人,1876年破产,全家迁往莫斯科。 契诃夫只身留在故乡,以担任家庭教师谋生。 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医学系。 1884年毕业后成为医生。 行医生活使他接触农民,了解人民大众的生活,为其创作打下了基础。 早期作品大多是诙谐小品、幽默短篇小说,有价值的不多,也有针砭当时社会丑恶现象的优秀作品。 1886年开始严肃对待创作,写了《万卡》、《苦恼》、《渴睡》、《草原》、《命名》、《公爵夫人》等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有很大进步。 他曾为反动文人苏沃林的《新时报》撰稿。 1888年获一半“普希金奖金”。 声誉和地位日见提高。 这使他更认真地思考人生的目的和创作的意义。 从这个时期开始戏剧创作。 1890年远涉万里,到库页岛考察,思想受到很大触动,写出《库页岛》、《在流放中》、《第六病室》等作品。 这些作品深刻揭露了沙皇俄国专制制度的黑暗。 1893年与《新时报》断绝关系。 1890—1900年间,前往米兰、威尼斯、维也纳、巴黎等地游览和疗养。 1892年定居莫斯科省梅里霍活庄园。 1898年迁居雅尔塔。 常与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作家会面。 90年代和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全盛时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强调艺术作品应该有明确的思想。 作品开始接触重大社会现实问题。 创作出《农民》、《在狭谷里》、《女人的王国》、《三年》、《带狗的女人》、《带阁楼的房子》以及剧本《万尼亚舅舅》等作品。 1905年革命前写成《新娘》,剧本《樱桃园》,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憧憬。 1904年6月因病重,前往德国治疗,7月15日在德国逝 世,遗体运回莫斯科安葬。 (1)艺术家的自由 契诃夫由于长期脱离了政治,所以具有一种超阶级的思想追求,把超阶级的人当成理想,追求抽象的自由。 他反对在他的作品中寻找倾向性,幻想作一个“自由的艺术家”。 他说,他心目中最神圣的东西是人的身体、健康、智慧、才能、灵感、爱情、最最绝对的自由——免于暴力和虚伪的自由,不论这暴力和虚伪用什么方式表现出来。 他痛恨一切形式的虚伪、愚蠢、专横和暴力,不论它们在什么人身上表现出来。 他决心真实地描写生活,心中坚持人类的绝对自由,摆脱暴力、偏见、无知、魔鬼等的自由,摆脱欲念等的自由。 事实证明,契诃夫追求的这种自由,是不可能实现的。 他自己后来也认识到这一点,他说,如果我是文学家,我就需要长期生活在人民中间,我至少需要一点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在他的作品中,也表达了需要一种更强大、更勇敢、更迅速的“斗争方式”的认识。 (2)富人与穷人 契诃夫认为,沙皇俄国中的富人之所以太平无事,是因为穷人们不声不响地受苦。 他愤怒地指出,强者骄横而懒惰、弱者无知而贫苦,像牲畜一样地生活,到处都是贫穷、拥挤、堕落、醉酒、虚伪。 他悲愤地指出,这些非人的生活,竟没有人感到愤慨,没有人大声疾呼反抗,相反,他们心平气和,安安静静,照样吃饭、睡觉、说废话、结婚、衰老。 人们看不见那些受苦受难的人,看不见暗处发生的人生惨事。 只有统计表在提出抗议:多少人发疯,多少儿童死于营养不良……。 富人之所以感到幸福而消遥自在,只是因为那些不幸的人在默默地忍受。 契诃夫尖锐地指出,这是一种普遍的麻木。 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喊出了“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的呼声,指出,“人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也不是一座庄园,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在那广大的天地中,人才能尽情发挥他的自由精神的所有品质和特点”。 契诃夫断言,要使生活变个样,要使社会得到解放,就必须人人都参加劳动。 他在作品中指出,为了要在现在过一个新的生活,就得首先忏悔过去,首先要去结束过去,而要忏悔过去,就只有经受痛苦,只有坚忍不拔地、毫不间断地去劳动,这就是应该走的道路。 他借作品中的主人公之口说道,如果我们全体,富人 和穷人,城里人和乡下人,共同承担劳动,以便满足人类的生理方面的需要,那我们会有多少时间用于科学和艺术啊。 我们将共同探索真理和生活的意义,而且会很快探索出来,那样,人类社会从此摆脱对于死亡的痛苦而郁闷的恐惧。 契诃夫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抗议,但是,世界观的局限,使他看不到走向新生活的真实道路。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