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基本知识文库:莎士比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莎士比亚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莎士比亚”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莎士比亚 【生卒】:1564—1616【介绍】: 文艺复兴晚期英国诗人,戏剧家。 生于斯特拉特福镇。 其父是工匠。 曾任斯特拉特福镇民政官、镇长。 莎士比亚曾在本地文法学校接受初等教育。 13、14岁家道中落,被迫辍学。 1582年结婚。 1585—1592年期的生活经历不详,有许多传说。 据说在剧院做过杂役、演员,后来又成为编剧,并成为剧院股东。 1593年第一部作品《维纳斯与阿多尼斯》问世。 1594年起是宫廷大臣剧团的重要成员。 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死后,詹姆斯一世即位,该剧团改为国王供奉剧团。 剧团经常在宫廷和外省演出。 他曾在家乡购置过房地产。 1611年回到故乡,逐渐退出戏剧活动。 1616年的生日那天逝世。 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的诗歌。 他的全部剧本是在他死后由同团演员海明和康德尔搜集出版的。 莎士比亚属于16世纪具有民主倾向的人文主义作家。 通过他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消除内战建立一个有秩序的社会的愿望。 他希望看到开明君主的统治。 他后期的作品包含着比较突出的乌托邦思想。 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是通过他的剧作表现出来的。 他认为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获得个人幸福是人生的目的。 他歌颂爱情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 认为人类具有共同的天性,人性中最可贵的品质是仁慈,它可以消除罪恶,带来幸福和和睦。 他坚信人性有善的一面,从道德入手,人类可以无限地改善。 (1)论人性 莎士比亚认为,人是高贵、善良的,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具有高贵的理性,无穷的力量,端庄的仪表和举止。 人的行动和天使,而对事物的了解如天神。 他对人类充满信心,认为善一定能战胜恶,人类的道德可以趋于完善。 在他看来,慈悲和同情是人的最高贵的品质。 在《威尼斯商人》中,他借剧中人物之口说,仁慈是上帝赋予人类的品德,它可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给施与者与受施者都带来幸福,在这一点上,不论是残酷的法律,暴力或金钱都不能与仁慈相比。 仁慈超越一切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示一个帝王的高贵。 它是高出权力,深藏于帝王内心的东西,它是属于上帝的德性。 人间的执法者倘若能用慈悲调剂公道,那人间的权力就与上帝的神力相差无几。 在《李尔王》中,他告诫那些安享荣华的人们,把他们的福泽分一些给穷人。 不要成为毫无心肝的人。 尖锐的社会矛盾,曾使莎士比亚一度失去对人类的信心,使他从乐观主义转入悲观主义,《亚典的泰门》表现了他的这种失望情绪,及对金钱邪恶的势力的憎恨。 莎士比亚认为,金钱的邪恶势力腐蚀人性。 他借泰门的口说,在我们万恶的天性中,一切都是歪曲偏斜的,径直的只有奸邪淫恶。 所以让我永远厌弃人类的饮宴、聚会和结合吧。 泰门憎恨形状象人一样的东西,也憎恨自己,他愿让毁灭吞噬整个人类。 因为他看到重视伦常天性的人,必受各种颠沛困苦的凌虐,天伦悖义的人,才会安享荣华。 莎士比亚历数金钱的罪恶:博学的才能必须向多金的愚夫鞠躬致敬;金钱它可以使黑白颠倒,使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鄙的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它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使受咒诅的人得福,使得癞病的人为众人敬爱;它可以使窃贼得高官显位,使年老寡妇重做新娘。 金钱,这个凶手,连帝王也逃不过它的掌握,亲生的父子也被它离间。 它会让冰炭化为胶漆,使仇敌互相亲吻,它会使每个人唯命是从,它会让人类互相砍杀,互相毁灭。 由此可见,莎士比亚在不同时期对人性抱有相互对立的观点。 (2)君与民都是人 莎士比亚相信全人类都有共同的天性,不论帝王将相,贩夫走卒,智者愚人,信仰异同,人性是相同的。 他在《享利五世》中写道:国王也不过是一个人罢了,与人同在一个蓝天下,也一样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对可怕的事,同样感到害怕。 帝王的华贵服饰和御杖,都不能保证他象奴隶那样心情坦然宁静。 奴隶如果不欠缺威严和尊荣,那真是远远胜过皇帝。 他借享利五世的口,贬斥皇家的排场,认为它除了地位、名衔,外表引起人们的惊畏和恐惧外,没有一点益处,既不能给帝王带来欢乐,也不能给他带来健康,带给他的只是有毒的谄媚。 既然人性是相同的,所以他反对种族的歧视。 在《威尼斯商人》中,他借剧中人的口说,犹太人与基督徒一样,有五官四肢、有知觉、有骨肉之情、有血气。 基督徒受到侮辱,要报仇,同样,犹太人受到侮辱,也要报仇。 你们用什么手段对待犹太人,犹太人也用什么手段对付你们。 在这个剧中,莎士比亚表达了对被歧视民族的同情。 (3)人应该永远进取 莎士比亚在《特洛伊勒斯与克雷雪达》中,表达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