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思维导图.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人教 2019 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思维导图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是近代文化抉择的出发点。文化和社会现实分不开,它本身就是社 会的一部分。因此,构建什么样的文化,是由社会现实来抉择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 题是独立、民主、富强,相应的近代文化也是围绕这个主题来构建的。 ——龚书铎《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一中国近代文化研究》 结合中国近代历史的相关史实,围绕“社会变革与文化发展”,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对 所 行 要 述。(要求:明确写出 , 点明确,解 有史 依据,表述准确) 【答案】示例: 点一:近代中国文化的 展始 与救亡 存 密 合或者近代中国的社会 决定文化的 展方向。 述:伴随着西方列 的入侵,中国逐步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 存成 先 中国人 行探索的首要任 。 儒家思想无力 种 局,各个 先后 行了不同的探索。地主 抵抗派提出“ 夷 技以制夷”,洋 派提出“中体西用”,借西方器物来巩固清廷 治; 新派和革命派先后登上 史舞台,要求学 西方先 民主制度和思想以挽救民族危亡;而激 派掀起新文化运 要求用“民主”和“科学”来改造中国;新民主主 革命 起后, 克思主 在中国广泛 播?? 些思想始 着救亡 存的主 ,体 了近代中国反封建反侵略求民主的主流 展方向。同 也突破了 社会儒家思想独尊的局面突破出来,推 中国文化的 展和 型。(示例 作 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点二:近代中国的社会 决定文化的 展方向。 述:同上。 点三:文化 展推 社会 革。 述: 例 即可。 【解析】 根据材料的 点可以推知社会 决定了文化 展的方向。 克思唯物史 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而社会意 社会存在具有能 的反作用。近代中国最大的背景就是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思想文化又能 体 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3.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61— 1929 年中国社会出 的主要“口号” 上表,根据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口号”, 定出一个具体 ,并 合所学知 其加以 述。 ( 要求: 明确, 述 史 合 ) 【答案】示例: 论题:晚清时期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潮呈现多样性。 阐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更多的国人走上救亡之路。 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利用西方科技来挽救统治危机; 19 世纪末,面对列强瓜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实业救国”的主张;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走自上而下的改良之路,戊戌变法运动兴起;晚清政府以新政为口号,掀起了立宪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综上所述,晚清时期,面对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不同阶层的国人走上了不同的救国 道路。 (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的评分标准 )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中体西用、变法自强、实业救国、预备立宪”可以归纳出论点是晚清时期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潮呈现多样性,关于这一观点的阐述需要结合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经过及背景进行分析,如关键点:晚清时期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主要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根本原因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主题是民族救亡。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民党自成立起,对太平天国一直采取隐恶扬善的态度,持完全肯定的立场。“太 平诸杰,被视为民族革命英雄及革命先进”,与此相反,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曾国藩、李 鸿章、左宗棠等,与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一样,被斥为“汉奸”或“反革命英雄”予以全 面否定。 1930 年后,国民党高官和部分受国民党主流观点影响的学者,特别是其中的右翼,面临着“外患内忧”的新形势,在政治上效法曾国藩当年“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思想文化上则采取以保卫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立场,完全背离了自己过去的民族主义革命,(时势不同)否定太平天国运动也就是必然的了。 历史研究必须坚持以求真求实为根本目的,即要坚持“秉笔直书”、写信史,决不能因政治需要歪曲篡改历史真实,这是国民党对太平天国“始则是之,终则非之”所提供的一条历史启示。历史学不能成为“政治的奴婢”,而应当采取唯物辩证的科学态度。 ——摘编自方之光等《国民党对太平天国评价转变的历史启示》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 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评分标准: 示例一观点:历史研究必须坚持求真求实的精神,应采取唯物辩证的科学态度。 论证:从反清革命需要出发,国民党肯定洪秀全与太平天国,后来又从维护白己统治和反共反革命需要出发,转而肯定镇压太平天国的曾国藩和湘军,全面否定太平天国,这就势必要背离

文档评论(0)

136****94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