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类型与其预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源性疾病类型和其预防 食源性疾病类型和其预防 (三)中毒机制: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毒素型食物中毒,与摄入毒素剂量有关。肠毒素作用于肠粘摸引起腹泻,同时刺激迷走神经内脏分支引起反射性呕吐 (三)流行病学特点: 1、季节性:以夏秋季多发。 2、中毒食品:重要是营养丰富并含水份较多的食品。如奶、肉、蛋、鱼及其制品。以奶类及其制品,如奶油蛋糕、冰激凌等最为常见,其次为熟肉类。此外,剩米饭、凉皮等也有报道 食源性疾病类型和其预防 3、食物中葡萄球菌的来源及肠毒素形成的条件 (1)来源:人带菌者;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其他动物化脓性感染 (2)肠毒素形成的条件:食物受污染的程度;存放温度;存放环境:通风不良;食品的种类:含蛋白质丰富、水份多,同时含一定量淀粉的食物或含油脂较多的食物,易于繁殖及产毒。淀粉可促进肠毒素的形成 食源性疾病类型和其预防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短,一般2~5h,一般在下餐之前发病;剧烈呕吐,呈“喷射状”,且伴有上腹剧烈疼痛,呕吐物中可有胆汁、黏液和血;腹泻较轻,3~4次/天,水样便;体温一般正常;病程短,1~2天 (五)诊断与治疗 (六)预防措施:包括防止葡萄球菌污染和防止肠毒素形成两方面 食源性疾病类型和其预防 (一)病原学特点:肉毒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产胞子卵形或圆筒形。特点:①厌氧;②可产生芽孢,芽孢很耐热。高压蒸气121 ℃ 30分钟、湿热100 ℃ 5小时才能杀死;③可产生外毒素—肉毒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该毒素不耐热,100 ℃ 10~20分钟即可完全破坏。毒素共分8型,我国以A型最多,其次为B、E型。 八、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类型和其预防 肉 毒 梭 菌 食源性疾病类型和其预防 (二)中毒机制 肉毒毒素 经消化道进入血液 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自主神经末梢及脑神经核 毒素的重链与胆碱能神经突触前膜上的毒素受体-神经节苷脂结合;毒素的轻链部分进入细胞,阻止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神经冲动传导受阻 肌肉麻痹、瘫痪 食源性疾病类型和其预防 (三)流行病学特点: 1、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在4、5月份 2、和地区分布;我国以新疆、青海多发,此外,黑龙江、吉林、河北、四川也有报道。不同菌型分布不同:A型多分布于山区和未开垦荒地;B型多分布于草原耕地;E型多分布于土壤、江河湖海的淤泥和鱼类肠道中;F型分布于欧亚、美洲海洋沿岸及鱼体中。我国青海省发生的主要为E型 食源性疾病类型和其预防 3、引起中毒的食品:发生常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中毒食品我国多为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如臭豆腐、豆酱、面酱等)以及在厌氧条件下保存的肉类制品。欧洲主要为火腿、腊肠及其他肉类制品。新疆察布查尔地区是家庭自制谷类或豆类发酵食品,青海主要为越冬密封保存的肉制品 食源性疾病类型和其预防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在12~48小时,潜伏期越短,病情越严重。 前驱症状:乏力、头晕、头痛、食欲不振、走路不稳等。 以对称性脑神经受损症状为特征 食源性疾病类型和其预防 主要表现为眼部功能障碍及延髓麻痹,起初眼肌及调节功能麻痹,表现为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眼球震颤,瞳孔散大。 随后咽部肌肉麻痹,致吞咽困难,咀嚼无力语言不清,声音嘶哑,颈肌无力,头下垂,最后可发展为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死亡。 婴儿肉毒中毒多为食用蜂蜜引起,主要症状为便秘,头颈部肌肉软弱,吮无力,吞咽困难,眼睑下垂,肌张力降低。 食源性疾病类型和其预防 (五)诊断与治疗: 1、诊断:略 2、治疗:尽早使用多价抗肉毒毒素血清,并及时采取支持疗法及进行有效的护理,预防呼吸肌麻痹和窒息 食源性疾病类型和其预防 (六)预防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建议牧民改变肉类的贮存方式或生吃牛肉的饮食习惯 2、对食品原料进行彻底的清洁处理,除去泥土和粪便 罐头食品彻底灭菌: 3、加工后的食品应迅速冷却并在低温环境贮存,避免再污染和在较高温度或缺氧条件下存放,防止毒素产生 4、食前加热以灭活毒素: 5、生产罐头食品时,要严格执行卫生规范,彻底灭菌 食源性疾病类型和其预防 (一)病原学特点:志贺菌属通称痢疾杆菌,分为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氏志贺菌;痢疾志贺菌是导致典型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志贺菌在自然界活力弱,光照30m可被杀死,加热58~60 ℃经10~30m死亡;耐寒。 九、志贺菌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类型和其预防 (二)中毒机制:活菌引起的感染型食物中毒。 (三)流行病学特点: 1、季节;7~10月多发。 2、中毒食品:主要是凉拌菜。 3、食品被污染和发生中毒的原因: 食源性疾病类型和其预防 (四)临床表现:潜伏期10~20

文档评论(0)

smartxiaoh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