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學:11.戰國文字及其特點.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作為簡化形式,兼體式合文大量增加 至于: 君子: 中昜(陽): 邯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 不 冊 用 戈 應該指出的是,儘管造成文字異形的原因很多,但對具體的字來說,在特定的地域(如諸侯國)其寫法一般比較固定。因此文字異形往往帶有地域特徵。 馬 (齊) (楚) (晉) (燕) (秦) 者 楚: 齊: 燕: 晉: (二)訛變現象十分嚴重 訛變 所謂古文字中的形體訛變,指的是古文字演變過程中,由於使用文字的人誤解了字形與原義的關係,而將它的某些部件誤寫成與它意義不同的其它部件,以致造成字形結構上的錯誤的現象。 丞 龍 貞 魯 (三)形符增減、變換十分隨意 形符的增加 上、下 忤 唯 阿 大的丘陵。《詩·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毛 傳:“中阿,阿中也。大陵曰阿。” 陽 戈 形符的省簡 從 楚 鑄 曹 形符的變換 則 信 哀 4.陶文 匋工午 匋工牛 5.貨幣文 布幣 刀幣 圓錢 蟻鼻錢 齊去(法)化(貨) 巽(錢) (楚) 賹四化 (秦) 安邑二釿 (三晉) 平陽 朱 6.璽印文 職官璽 右司空印 南海司空 平隂都司徒 官署璽 上各(洛)府 枰酉都 氏名璽 司寇卯 空侗聞 邯丹章(从日从章) 王疾 韓旅 長亡忌 成語璽 忠仁思士 中愛 行吉 正行亡厶 按照地域對戰國文字進行分類 王國維:東土、西土 李學勤:齊國、燕國、三晉、兩周、楚國、秦國 何琳儀:齊系、燕系、晉系、楚系、秦系 二、戰國文字的特點 《說文解字·敘》 “諸侯力政,不統于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 “田疇異畝,車塗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一)文字異形現象非常突出 1.因寫刻材料與用途之品類不同造成的文字異形。(以犬部為例) 金石 璽印 簡帛 2.簡化方式不同造成的文字異形。 簡化的方式主要有: 1.省筆 2.借助省體符號 3.截除 4.保留輪廓 中 肖 為 瘳 樂 裏 ?? 鳥 壽 當時對文字的簡省並無統一的標準,有時對同一字都可能存在多種簡化方式,從而造成多體,例如“馬”字。 省筆 省體符號 截除式 3.添加飾筆造成的文字異形。 相 棄 身 神 王 州 戰國文字 一、戰國文字概說 戰國文字是對戰國時代周王室和各諸侯國所有品類文字的統稱。 戰國文字可以分為兩個系統:一是傳世的見於文獻上的戰國文字,如《說文》、三體石經、《汗簡》、《古文四聲韻》當中的古文;一是見於戰國各類出土文物上的戰國文字。如金文、簡帛文、陶文、玉石文、貨布文、璽印文等等。 傳世的戰國文字 《說文》中的“籀文” 【旁】,溥也。从二,闕,方聲【步光切】 ,古文旁。 ,亦古文旁。 ,籒文。 ——《說文解字·卷一》 及宣王太史籒,箸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取史籒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 ——《說文解字·敘》 從《說文·敘》中看籀文的含義 籀文得名于宣王時期的史籀,源自西周。 籀文即大篆。 籀文(大篆)是小篆的前身。 王國維認為“籀文”只是秦國的文字。 但籀文也有與出土的六國文字寫法相同者。 折: 誕: 這說明《說文》中的籀文是承繼西周而來的戰國各國文字的混合體。 《說文》中的“古文” 《說文敘》:“(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也。”王國維亦認為,《說文敘》及《說文》所收的古文,是周秦間東土文字,即六國文字。從出土材料來看,這個看法亦應當是可信的。(參見《史籀篇疏證序》及《戰國時秦用籀文六國用古文說》) 三體石經(殘石) 魏正始年間立 北宋·郭忠恕:《汗簡》 北宋·夏竦:《古文四聲韻》 傳道起文 潮州韓文公祠碑 見於各類出土文物上的 戰國文字 根據材料對戰國文字進行分類 1.金文 中山王方壺(局部) 哀成叔鼎 戰國金文的內容 戰國銅器以兵器為多,禮樂器所占比重已縮小,銘文大都比較簡短,象中山王方壺那樣的長銘重器,已屬少見。 “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