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指南录后序》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了解序、跋等文学常识;
2.学习并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及“为……所”表被动等句式。
3.体会作者用词灵活多样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4.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5.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总课时】:2 课时
【知识链接】
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学家、诗人。字履善,又字宋
瑞,号文山。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宋理宗祐宝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
曾任湖南提刑,知赣州(现江西赣州市)。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迫宋都临安(今浙江
杭州),文天祥应勤王诏,捐家产作军费,率义军万余人起兵抗元。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
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
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
屈,从容就义。时年仅46 岁,遗有《文山先生全集》二十七卷。
《指南录》是文天祥自由出使北营到南返福州期间的诗作。以《扬子江》诗中“臣心一
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之句命意,以表达作者心向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丹心。
1.文天祥的几首诗:
渡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后人纪念文天祥的对联:
(1)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
(2)正气贯人寰,河岳日星传万世;明禋崇庙观,丹心碧血照千秋
(3)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古谊若龟鉴,忠胆若铁石;
敢问何为浩然正气,镇地为河岳,丽天为日星
(4)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无人
3.关于“序”、“跋”
序,又名“序言” “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
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 ,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
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本文作者在写这篇序之前,已
经写了一篇“自序”,因此叫做“后序”。
跋:文章或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 说明写作经过、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并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及“为……所”表被动等句式。
【学习过程】
一、文言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文天祥 (1236——1283),号文山,是南宋 (朝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所作 《过
零丁洋》中的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他爱国精神的写照,他在狱中
创作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正气歌》。诗集名《指南录》取自《扬子江》中的“臣心一片磁针
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两句诗。
2.字词读音:
缙绅(jìn) 纾祸(shū) 翌日(yì) 献谄(chǎn) 羁縻(mí) 觇视(chān)
得间(jiàn) 庶几(jī) 自刭(jǐng) 巡徼(jiào) 檄文(xí)
邂逅(xiè) 愧怍(zuò) 遗体(wèi) 渚洲(zhǔ) 层见错出(xiàn)
遽轻吾国(jù) 自度不脱(duó) 分当引决(fèn) 号呼靡及(mǐ)
3.找出句中的通假字:
(1)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缙,“搢”,插 (2)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陵,“凌”,
欺侮
(3)境界危恶,层见错出 见,“现”,出现 (4)主辱,臣死有余僇 僇,“戮”,罪
4.指明句中古今异义的词语,并解释:
(1)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行为——行:出使。为:是/举止行动,指受思想支
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
可以——可:可以。以:用/可能,能够
(2)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可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