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书愤优秀教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陆游书愤优秀教案 一、?导入语:陆游的《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 被金兵占领着的中原领土,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 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 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 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 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 无数人的共鸣。?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陆游,再次体会 他那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 二、作者陆游简介: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抗 金主张,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 向。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 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 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 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恢复中 原的宏图壮志,至死不忘复国大业。 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 诗人之一。“六十年来万首诗”,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1?/?18 精品文档 丽语,言征伐恢复事”,多抒发他的爱国思想和感情,这首 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三、背景和题解: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 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 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 三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的志 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表达了老而弥坚,立誓报国的壮烈情怀。 “书愤”的含义 为书写心中的悲愤。 四、诵读指导: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 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 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 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 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 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感情基调:前四句 昂扬的情绪;后四句深沉的忧愤 五、分析诗歌:学生结合具体诗歌讨论:⑴前两联叙 事,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⑵后两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2?/?18 精品文档 结合诗歌具体分析: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 如山。?①“世事艰”指什么?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抗金 复国的历程是如此的艰难。 ②“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正确语序是“北望中原气如 山”,这句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欲图收复失地。 -首联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雄心勃 勃,豪情满怀,以为驱逐侵略者,收复失地,指日可待。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①“楼船夜雪”?“铁马秋风”概括了两次什么样的战 斗?通过写这两次战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上句: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 曾一度占领了瓜州,准备由此渡江,宋将虞允文等率部和当 地人民共同抗击,完颜亮溃败,后被部下所杀。 下句:作者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军幕,与王炎积极筹划 进兵长安,并在大散关一带与金兵激战的经历。 这两句通过追诉早年抗金杀敌的英雄事迹,有力地烘 托出作者“气如山”的气魄,表达了一种高昂的战斗情绪。 总结:前两联叙事,追忆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举,刻 画了一个横戈跃马、浩气如山的奇男子形象。 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塞上长城”:诗人用典。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 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3?/?18 精品文档 城。”?①陆游引用此典的用意是什么?陆游以此自许。 可以看出他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决心。 ②一个“空”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空自 许”,“鬓先斑”,壮志未酬,年华已老,统治者无心救亡, 收复失地、企盼统一的愿望落 空。 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联作者也是用典: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 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 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诗人 以此自勉的精神。②诗人用此典有什么用意?暗讽统治者是 “阿斗”,朝中又没有诸葛亮。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他 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总结: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壮 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huamei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