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客》教学设计 -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VIP

《约客》教学设计 -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外古诗词 《约课》 学情分析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些生活体验,容易理解诗人的心情,但对诗歌的鉴赏,需要引导理解。 一、导入语 师:江南的黄梅时节,梅子熟了,稻花香了,杏子肥了,蛙声响了。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和南宋诗人赵 师秀有个约会,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约客》 。 展示目标。 学习目标 1. 学会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的读诗方法。 2. 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学会鉴赏诗歌。 3.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感受诗人期客不至内心孤独寂寞、百无聊赖、焦躁失落的复杂感情。 作者简介。 【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编有《赵师秀集》《天乐堂集》等诗集。宁宗庆元元年(1195)任上元主簿,后为筠州(今江西高安)推官。仕途不佳,自言官是三年满,身无一事忙。晚年宦游,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逝于临安,葬于西湖。 写作背景 《约客》:作者准备和约好的客人对弈来度过漫长的梅雨之夜。可是大半夜过去了,客人还没有如约而至,于是写下了这首写景抒情诗。 方法引领。 我们应该怎样阅读诗歌?   1.一读:指读题目,读作者,读创作背景。这一环节旨在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2.二品、三悟:这两个环节常常紧密相连,因此要品味、揣摩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领悟蕴含的道理和表现的手法。   3.四背:要注意诗的节奏,分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诗歌,读出诗韵 二:寻找意象,理解诗意 三:品味语言,欣赏诗美 四:感悟诗情,理解诗旨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一:朗读诗歌,读出诗韵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味。 二:寻找意象,理解诗意 什么是意象?指融入了诗人情感的客观物象。 2.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象征意义: 杨柳、长亭、孤帆、古道、浮云--离别 大风、寒霜、飞雪、苦雨--凄凉悲愁 梅花、翠竹、松柏、幽兰、菊花--高洁隐逸 羌笛、竹笛、羌管 明月--思乡 鸿雁、青鸟、尺素--音信、书信 白雪、玉壶、冰心--高洁 注:古人的书信,常用白绢来写,长约一尺左右,称为“尺素”, (雨声、青草、池塘、蛙声、棋子、灯花等) 4.描绘意境,理解诗意: 江南的夏夜,梅雨纷飞,蛙声齐鸣,诗人约了友人来下棋,然而,时过夜半,约客未至,诗人闲敲棋子,灯灰震落在棋盘上,静静等候…… 三:品味语言,欣赏诗美 1.锤炼语言的佳话:“推敲”的典故:一天唐代诗人贾岛骑着毛驴赋诗,吟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句。反复吟诵了几遍,又想将“推”改为“敲”,他犹豫不决,于是在驴背上做推敲的姿势,惹得路上的人又好笑又惊讶。正在他想得入神的时候,驴冲撞了时任长安最高长官的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车骑。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把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也加入了思索,良久之后,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仔细斟酌。 2.王安石“炼字”小故事 据说王安石草创的《泊船瓜洲》原文为: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3.自由朗读诗歌,试试从炼字角度赏析本诗。 句式: “_____ ”炼得好,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的妙处可以从

文档评论(0)

FK教育题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