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授教化】人教七年级汗青上册教案:第四单位政权分立与平易近族融合(5课时.pdfVIP

【同步教授教化】人教七年级汗青上册教案:第四单位政权分立与平易近族融合(5课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 18 课 三 国 鼎 立 【课程标准】 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教学重点】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教学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为了把学生带入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播放宋朝大文学家苏轼的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 。“乱石 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再现了古战场的磅礴气势 ,问题 :知道我国古代在赤壁发生了什么著名战役吗 ? 学生回答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就让我们走进历史 ,探寻三国鼎立的形成。请同学们 根据导读提纲 , 自学新课。 课件展示导读提纲 1. 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 2. 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 3.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如何逐渐形成的 ? 4. 魏、蜀、吴三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各是什么 ?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官渡之战 1. 我们要探究三国形成的历史 ,得首先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说起 ,东汉末年 ,在镇压黄巾大起义的过程中 ,出 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 他们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 ,彼此长期混战。 刀枪剑戟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 , 同时也使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出现了“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 ,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那么 ,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 ,是谁顺应 人民的愿望 ,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 ?(课件显示曹操图像 ) 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诗人。 2.( 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曹操要统一天下 ,必先统一北方。而在北方的各派军阀中 ,实力最雄厚的是 谁 ?其次是谁 ? 3. 随着曹操势力的壮大 ,曹操与袁绍展开了决战 ,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 (动态显示 )官渡之战的示意图 , 问,当 两军相持在官渡时 ,谁给曹操出了一计 ?什么计策 ?你能根据图示的内容简介官渡之战的经过吗 ?学生回答后 , 教师总结 :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 4. 那么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呢 ?阅读教材 ,请学生表演 :(1) 袁绍和谋士的对话 ;(2) 曹操和许攸的对 话。 (请学生总结 ) 5. 袁绍在当时的诸侯中 ,实力最强 ,按说他统一天下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但他的性格使他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绝 好的机会。 (课件显示 ) 《三国志》对袁绍和曹操的评价。 (袁绍 )外宽内忌 ,好谋无决 ,有才而不能用 , 闻善而不 能纳 ;(曹操 )非常之人 ,超世之杰。 二、赤壁之战 1.(课件显示 )曹操的诗句“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 《龟虽寿》。官渡之战奠定了曹 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后 ,曹操又陆续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和其他的军阀割据势力 ,基本上统一了北 方 ,这首诗就是他统一北方后 ,心情激动而写 ,表现出为统一大业努力奋斗 ,积极进取的精神。 2. 曹操统一北方后 ,想乘势统一全国 ,但这时南方有两股势力逐渐壮大起来 ,知道是谁吗 ?刘备和孙权。 依附与 荆州刘表势力的刘备不甘心寄人篱下 ,要壮大自己的势力。 3.( 课件显示“三顾茅庐” )图片 ,教师解说 :刘备听说诸葛亮有定国安邦之才 ,便请他出来相助 ,于是就有了著 名的 “隆中对”,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 , “西和诸戎 ,南抚夷越 ,外结好孙权 , 内修政理 ,霸业可成 ,天下可兴矣” , 在诸葛亮的辅佐下 ,刘备的势力不断壮大起来。 4

文档评论(0)

ly22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