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阅读附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仲永》阅读附答案 一、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 忽啼求之。 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 ( 李贺 ) 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 ( 当时著名文人 ) 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 笔辄就如素构 ( 早就构思好的 ) ,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 骑弱马, 从小奚奴 ( 带着小僮仆。 奚,xī) ,背古锦囊, 遇所得, 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 如他人牵合 ( 牵强符合 ) 程课 ( 固定的格式 ) 者。及暮归,足成之 ( 母 ) 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 ” 1.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 。 2 分 ) 2.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 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 (4 分) 3.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9 分 ) (1) 稍稍宾客其父: (2)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 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4.《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 分) 1.他们小时都很聪明。 ( 意思对即可给分 ) 2.回答要点: (1) 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2) 家庭环境及教育的重要性。以上两点,只 要答对一点即可得满分,能从其它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 (1) 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或:渐渐地以宾客之礼接待他父亲;或:渐渐地以他 父亲为宾客。 (2) 那诗的文字和道理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  (3) 这孩子要呕出心才会停止  ! 4.援笔辄就如素构。 二、 [ 甲 ]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 乙 ]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⑥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 注解] ①[孤陋 ]片面、浅陋。 ②[资]盘缠。③[审] 详细。④[ 稽] 探究、考察。⑤[ 庶几 ] 差不多。⑥ [ 子羔、原宪 ] 孔子的弟子。⑦ [ 邑 ] 地方,⑧ [ 丘 ] 孔子。⑨ [ 勉 ] 勤勉,努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卒之为众人 卒: ②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至: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域: ④终无济于天下 济: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译文: 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译文: 3.甲文谈 “成才” ,乙文谈 “做学问” ,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  请根据你的理解, 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 4.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甲文: 乙文: 1.①终于 ②达到 ③地方④帮助 2.①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②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 3.甲文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乙文强调做学问要有研讨 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活 [3 分。答对甲文所强调的重点得 答对乙文所强调重点的两个方面即可得 2 分 ]  1 分, 4.甲文: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乙文: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三、 【甲】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 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 如此其贤也, 不受之人, 且为众人; 今夫不受之天, 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王安石《伤仲永》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

文档评论(0)

187****50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