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管建刚《一个熟悉的人》为例谈谈怎样上好作文讲评课.doc

以管建刚《一个熟悉的人》为例谈谈怎样上好作文讲评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眼里有文 心里有人 —以管建刚《一个熟悉的人》为例谈谈怎样上好作文讲评课 【案例背景】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极大的帮助,甚至超越“作前指导”。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在《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一书中就主张“讲评”重于“指导”。但当下,“不少教师忽视‘作文讲评课’,为数不多的作文教学活动看不到讲评课的影子。教师已将‘作文讲评’缩小、异化为‘作前指导’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了。”(管建刚语)而有些教师以为讲评课就是让学生将作文读一读,老师评一评,因此就造成了这样的一种现象:教师在课前“披星戴月”地批改,但学生拿到作文本却“视而不见”;教师在课上“激情澎湃”地点评,但学生盯着作文本却“呆若木鸡”。结果可想而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收效甚微。更严重的是,个别教师将作文讲评课变成了“作文批斗会”,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写作信心,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恐惧心理。 而在前段时间,我聆听了管建刚老师上的一节作文讲评课——《一个熟悉的人》,心有所动,也引发了我与同事对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作文讲评的关注和探讨。 【案例呈现】 师:作文,要写出自己得意的句子,因为这些句子,你会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因为这些句子,读的人会喜欢你这个作者。我记住了下面的句子,也记住了它们的作者。(幻灯出示,生读,下同) 请大人原谅!”——吴铖 师:“N遍”是什么意思? 生:很多遍的意思。 师:“老姐”是什么意思? 生:很老的姐姐。 师:不老的姐姐就不是老姐?(生笑) 生:“老姐”就是“姐姐”的意思。 师:对。我小时候,不会说“N遍”“老姐”“老爸”,那时没这个话。这个话,充满了现代感。现代感的语言是有魅力的。 ◆顿时,一不小心成了故意,小矛盾成了打架。——钱思铭 ◆我却发现这道题目说难并不难,说简单并不简单。——孙一凡 师:这两句话,很有节奏感,再读。有节奏感的句子,让人过目不忘。有一次,我去山里,看到了一句话,再也忘不了。 ◆一棵大树可以做成无数根火柴,一根火柴可以毁灭无数棵大树。 师:下面这话你一定也看过,也忘不了。 ◆来也匆匆,(生接下句)去也冲冲。(生大笑) 师:你忘不了的话,是确实有魅力的。电视广告、街头广告,语言的学习无处不在。 【反思:关注佳句,欣赏佳句,这是管建刚作文讲评课必不可少的环节。管老师就曾说过,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写出一句佳句,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以上片段中,教师能用赞赏的眼光去评价句子,用实事求是又极富激励性的语言去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如“这个话,充满了现代感,现代感的语言是有魅力的。”“这两句话,很有节奏感,有节奏感的句子让人过目不忘。”同时,教师出示两句语言精妙、富有节奏的广告语,让学生进一步品味、吸收,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加开阔,可谓:这一次的诵读是吸收,那下一次的写作就是倾吐。】 ? 片段二:切中实际的挑刺(节选) ◆她的精神将永远鞭策着我不仅要热爱小动物,而且…… ◆对,我们要做一个拾金不昧的好少年。 ◆我爸爸可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啊!我们要向他学习! ◆我曾有一个形影不离的挚友,她叫小红,她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她的学习、精神品质都是我要学习的。 师:这些话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要向别人学习。 师:这是一个病,“大话”病。(板书“病”字,读板书) 师:话不能说满。说满话是很危险的。 教师请一个学生出来端茶杯,第一次,杯里倒了二三分的水,让学生快走;第二次,杯里倒了六七分的水,让学生快走;第三次,倒了满满一杯水,再让学生快走,水泼了不少。 师:二三成的水,太少。十分满的水,跑不快。话,说七成最好。所谓七成,话要说的含蓄一点,不要直,不要大,不能有“大话”病。 ◆我的爸爸在工商局工作,他有一双乌黑的眼睛,一个小小的鼻子和一张大大的嘴巴。他的数学很好,他经常帮我检查数学作业。 师:我不知道,小鼻子和大嘴巴的男人是不是数学都很好,要不,你为什么要写? ◆最奇特的是她的嘴巴,当我哭泣时,她会来安慰我;当我悲伤时,她会给我说笑话,惹得我哈哈大笑;当我生气时,她也会说些好听的话给我,不一会儿,我就阴转晴了。 师:按理说,下文该写什么故事? 生:应该写她安慰“我”的事,或者写她给“我”讲笑话。 师:总之,与她的嘴巴有关。然而你看,她写了—— ◆她不仅是我的好朋友,还是我佩服的人。 ◆她还会帮助别人,借橡皮给我。 ◆爷爷的肚子大得出奇,就像一个滚圆的大西瓜,我猜里面一定装了不少东西吧! 师:你认为,下文她该写什么? 生:写爷爷肚子里知识多的故事。 师:她却写爷爷陪她玩海盗船(生笑)。单就这一句来讲,很好。然而,放到全文来讲,它不好。——外貌,要和下文的人的特点、事件有关联、有呼应,那才是真好。(板书:呼应) 【反思:无论是“大话”病,还是“外貌”病,都是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需要我们教师着力修正的

文档评论(0)

pwk11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4003324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