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水文研究与计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桥涵水文分析与计算 (技术讲座稿) 一、概述 桥涵水文分析与计算,包括河流水文资料的调查搜集整理与计算,推求出我们桥涵所需 要的设计水位和流量,拟定出桥长孔径、桥高和基础埋设深度。由于桥位所处的地理位置不 同以及其它复杂因素,包括天然的和人为因素如潮汐、泥石流、修水库、开挖渠道等。我们 调查搜集洪水流量的计算方法各有不同。 水文计算从大的方面来分:有水文(雨量)观测资料和无水文观测资料的水文计算。 从各河段特殊情况的不同又可分为,有水库的水文计算,倒灌河流的水文计算,平原或 者山丘区的水文计算,还有潮汐河段、岩溶河段、泥石流河段等。不同情况的河流我们要有 针对性的调查,搜集有关资料调查搜集资料很辛苦,跑路多收效有时还很小,但工作必需要 做,要有耐心。 需要调查搜集的资料综合起来有:水系图,县志和水利志、地形图、形态断面、水文站 (气象站)资料水库资料,倒灌资料、河道演度、河床淤积、雨力资料、洪水调查及比降的 测量,原有桥涵的调查等,通过调查为下步洪水设计流量提供有关参数。 另外还要进行地质地貌调查,有些设计流量的计算参数也和土的颗粒组成、土壤的分类、 密实度吸水率熔洞泥石流等有关,有的与设计流量无关,但与桥的安全性有关如土体稳定性、 山体滑坡、湿陷性黄土软土地基等,一般野外采用看挖钻的方法,下面介绍一下土壤分类的 一般常识,分为三类: 1.粘性土:塑性指数I p 1 亚砂土或轻亚粘土 1 I p 7; 亚粘土粘土 亚粘土 粘土 7 I 17; Ip 17; 塑性指数I p =Wi (液限)—Wp (塑限); w — Wc 而粘性土壤的状态用液性指数(即稠度系数) Il分为四级,Il =」 - Wi _Wp Wo —天然含水量; 11 0为坚硬半坚硬 标贯3.5; 0 11 0.5为硬塑 标贯 —3.5 ; 0.5 11 1为软塑 标贯 —7; Ii 1 为极软 标贯2; 淤泥是极软状态的粘性土,其含水量接近或大于液限,对于孔隙比大于 1的轻亚粘土或 亚粘土和孔隙比大于1.5的粘土均称淤泥。 砂性土:塑性指数IpW 1 砾砂:粒径>20mm的颗粒干燥时重量占全部重量 25?50% ; 粗砂:粒径>0.5mm的颗粒干燥时重量占全部重量超过 50% ; 中砂:粒径>0.25mm的颗粒干燥时重量占全部重量超过 50% ; 细砂:粒径>0.1mm的颗粒干燥时重量占全部重量超过 75% ; 粉土 :粒径>0.1mm的颗粒干燥时重量占全部重量少于 75% ; 碎石卵石类土 : 碎石、卵石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干燥时的重量占全部重量超过 50% ; 角砾、园砾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干燥时的重量占全部重量超过 50% ; 二洪水流量的计算 (一) 1.小流域山丘区设计洪水流量的计算:首先要找水文分区图 1.1推理公式: S p 3 Qp=0.278( nL —卩)F (m3 /s); T Sp—设计频率暴雨雨力 (mm/小时); t —汇流时间 (小时); n—暴雨递减指数 卩一损失系数(或损失率) (mm/小时); Sp由汇水面积中心和设计频率查附图1频率等值线; n由桥涵所在地及汇流时间查图 2; P 卩=KSp K、1—地区特征参数,由桥涵所在地查附图 3找出水文分区,然后查表1 ; L—主河沟长 L—主河沟长 J—主河沟比降 由地形图量取; 由地形图量取,加权平均计算%。; F—汇水面积平方公里,由地形图勾绘; 表1 推理公式 文区 系或指数 I n IV H =KSp 卩 K 0.0025 0.057 1.00 0.8 P 1.75 1.0 0.71 0.51 J=(Zo Z)Li (Zi 辽2儿2 ?…(ZnnZn)-2ZoL L2 J= m、a—为地区特征参数,桥涵所在地查附图 3水文分区,再查表2 表2 t =m ( 水文区 系或指数 I n IV m 0.73 0.038 0.63 0.80 a 0.32 0.75 0.15 0.20 1.2经验公式: Qp=CS t F C、■、n—地区特征参数由水文分区查表 4 表4 经验公式 水文区 系或指数 I n V Qp=CS P‘Fn c 0.18 0.45 0.36 0.48 1.0 1.09 1.07 0.95 n 0.86 0.65 0.67 0.80 1.3简化公式: Q p= ( Sp—卩)m F° 、m、n—地区特征参数查表3 表3 简化公式 水文区 系或指数? I n IV Qp= * (Sp— u)mFn * 0.22 0.66 0.76 0.28 m 0.98 1.03 1.00 1.07 n 0.86 0.65 0.67 0.81 以上公式适用1 — 300平方公里,超过也可用做计算方法 当汇水面积小于1平方公里应用修正参数修正 水文分区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