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腈的测定 实验作业指导书.docx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腈的测定 实验作业指导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腈的测定 1 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汚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丙烯腈测定。 1.2 当采样体积为30L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2mg/m3。方法的测定浓度范围为0.26~0.33mg/m3。 2 方法原理 丙烯腈用活性炭常温吸附富集,在经二硫化碳常温解吸,解吸液中各组分通过色谱柱得到分离后进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从测得的丙烯腈色谱峰高(峰面积),对解吸液中丙烯腈浓度定量,最后由解吸液体积、浓度和采样体积计算出气体样品中丙烯腈的浓度。 3 仪器 3.1 丙烯腈:色谱纯(或分析纯,但必须对丙烯腈无色谱干扰峰)。 3.2 二硫化碳:分析纯(对丙烯腈的色谱测定无干扰峰,否则需进行蒸馏,取46~47℃的馏分)。 3.3 气相色谱固定相:GDX-502,60~80目。 3.4 氮气:纯度99.99%%,并用分子筛或获刑氧化铝净化。 3.5 氢气:纯度99.9%,并用分子筛或获刑氧化铝净化。 3.6 空气。 3.7 活性炭吸附管 活性炭吸附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玻璃管的两端熔封密闭,并配有两个塑胶帽盖,以备采样完毕后盖紧密闭用。管内填充活性炭粒度为20~40目,A段含100mg,B段含50mg。A段活性炭前的玻璃棉上压着一个V字型弹簧钩,以免炭粒松动。活性炭应对气态丙烯腈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并可用二硫化碳解吸被吸附的丙烯腈。目前市售的用于采集空气中有机蒸气,并以二硫化碳作解吸溶剂的活性炭吸附管能满足要求。 3.8 丙烯腈标准储备液:c=10.0mg/ml。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一定量的丙烯腈于容量瓶中,小心加入二硫化碳至刻度,配制成溶液的丙烯腈浓度为10.0mg/ml,作为储备液,密封存放于低温(4~8℃)下,备用。存放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3.9 丙烯腈标准使用液:c=1.00mg/ml。 取1ml丙烯腈标准储备液于10ml容量瓶中,用二硫化碳稀释至刻度。 4 仪器 4.1气相色谱仪: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4.2 色谱柱 4.2.1柱长:3m;柱内径:3mm。 4.2.2 柱类型:填充柱;柱内填充物:GDX-502,60~80目。 4.3 微量注射器:1.0ul。 4.4采样仪器 参考GB 16157—1996中9.3配制采样仪器。 4.4.1有组织排放监测采样仪器 4.4.1.1 采样管 采样用不锈钢、硬质玻璃或聚四氟乙烯材质,有适当尺寸,并附有可加温至120℃以上的保温夹套。 4.4.1.2 样品收集装置 活性炭吸附管 4.4.1.3 流量计量装置 见GB 16157—1996中9.3.6。 4.4.1.4 抽气泵 见GB 16157—1996中9.3.7。 4.4.1.5连接管 聚四氟乙烯软管或内衬聚四氟乙烯薄膜的硅橡胶管。 4.4.2 无组织排放监测采样仪器 4.4.2.1 引起管 聚四氟乙烯软管,头部接一玻璃漏斗。 4.4.2.2 样品收集装置 活性炭吸附管 4.4.2.3 流量计量装置和抽气泵 见GB 16157—1996中9.3.6和9.3.7配置。 4.4.2.4 连接管 聚四氟乙烯软管或内衬聚四氟乙烯薄膜的硅橡胶管。 5 样品采集和保存 5.1有组织排放样品采集 5.1.1采样位置和采样点 按GB 16157—1996中9.1.1和9.1.2确定采样位置和采样点。 5.1.2样品采集 在采样管口赛适量玻璃棉,然后将其深入至排气筒内的采样点位置,启动抽气泵,先使排气筒内的气体由旁路吸附管流通,以充分洗涤采样管路,然后再使排气通过吸附管。记录采样时间、温度和流量,采样完毕后应立即取下吸附管,用塑料帽盖将两端盖紧,带回实验室分析。 5.1.3 采样管加热温度控制 采样管加热温度应以水汽和样品不在采样管壁凝结为原则,但加热温度最高不得超过160℃。若排气温度接近常温,采样管也不必加热。 5.1.4采样流量 采样流量一般应控制在0.3~1.0L/min之间。当温度高于30℃时,采样流速应降低,不要超过0.5L/min,以保证B段活性炭吸附量小于吸附总量的2%。 5.1.5 采样量 对每支活性炭吸附管,采样量应控制在二硫化碳解吸液中丙烯腈浓度为10~400ug/ml。每支活性炭吸附管的最大采样量一般不超过1.6mg,且B段活性炭吸附管的丙烯腈应不超过被吸附丙烯腈总量的2%。 5.2 无组织排放样品采样 5.2.1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 按GB 16279—1996中附录C的规定确定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位置,或按其他特定的要求确定采样点的位置。 5.2.2 样品采集、采样流量和采样量等均参照5.1相应部分。 5.2.3 样品保存 采样后的活性炭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