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周备课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10.唐雎不辱使命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文义,把握故事情节。
2.通过对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剖析,掌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准确知道隐藏着的“潜台词”。
4.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掌握人物形象。
2.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 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荆轲在易水河畔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他不畏强暴,视死如归,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另一个故事: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折服秦王,不辱使命,这种勇气是难能可贵的。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感知背景
1.掌握作者及作品。
《战国策》又叫《国策》,是记载战国时期各国策士(说客,又叫纵横家)的言论、活动的史书,以记言为主,分为十二国策。西汉末年,由刘向校正并定名。
2.写作背景。
公元前 230 年和前 225 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 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难读的字和难以知道的词句。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叙述者、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担任,要能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目标导学三:分类积累,读懂文义
1.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知道的词句标出。
2.教师点拨本文重点词语。
【通假字】
①故不错意也 (“错”同“措” )
②仓鹰击于殿上 (“仓”同“苍” )
【古今异义】
①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
②否,非若是也(古义:这样;今义:判断动词 )
③长跪而谢之曰 (古义:道歉;今义:感谢 )
【词类活用】
①天下缟素(名词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 )
②轻寡人与 (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小看 )
③请广于君 (形容词用作动词,增广、扩充 )
【一词多义】
①使: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前一个解释为“派”,后一个解释为“出使” )
②徒: A. 免冠徒跣(裸露 ) B.徒.以有先生也 (只,仅仅 )
③惠: A. 大王加惠(恩惠 ) B .汝之不惠.(同“慧”,聪明 )
目标导学四:把握情节,理清脉络 理清文章的思路,即把握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 (1) :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第二部分 (2- 3):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第三部分 (4) :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
简要概括如下:
开端:出使的缘由。
发展:面对盛气凌人的秦王,唐雎从容不迫地解释。高潮:面对面地斗争。
结局:秦王屈服了。
目标导学五:分析语言,感知人物性格
1.分析下列句子,说说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明确:①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表现秦王盛气凌人,狡诈)
②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表现秦王咄咄逼人 )
③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表现秦王无理责问)
④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表现唐雎不卑不亢,据理力争 )
⑤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表现秦王骄横狂妄,不可一世 )
⑥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表现唐雎毫不示弱,据理反击)
⑦ 与臣而将四矣。(表现唐雎的凛然正气,不畏强暴 )
⑧ 徒以有先生也。(表现秦王的恐惧,前倨后恭 ) 2.此次出使秦国,唐雎作为一个使臣可谓是不辱使命。外交使节的才能和个性往往体现在他们出色的外交辞令中,文中唐雎的哪一处辞令最让你折服,为什么?
【教学提示】
此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字斟句酌,结合人物心理与性格赏析人物语言。 学生可以关注几处的人物语言。示例:
(1)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此处唐雎的回答,作为使臣对大国君主讲究了必要的谦恭和礼貌,委婉地回应秦王的强加之辞。 用“ 受地于先王 ”作为正当充分的理由加以解释和辩驳,可谓言之有理。而最后一句的反问虽与安陵君的态度一致,语气却更加强硬,维护国家领土和尊严的态度表达得鲜有力,同时也用“千里”和“五百里”暗讽了秦王的虚伪和狡诈,充分体现了唐雎作为使臣的外交才能和忠诚态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