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语言、赏意境,体会词人情感,认识豪放词风。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却壮志难酬的苦闷。
【教学重点】
鉴赏诗词中的景物描写、人物刻画和情感的抒发等内容。
【教学难点】
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体会词人所抒发的虽然壮志难酬,诗词却是豪壮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解法、情景导入法。
【教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滚滚长江东流水》歌曲,PPT展示歌词,学生初步体会歌曲的豪迈之情,看歌词的内容。由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引入,体会看到长江东流,一去不复返,联想到古今英雄,引出这节课所学的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PPT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苏轼其人
2、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了解作者:
1、看练习册第24页,相关介绍;
2、介绍苏轼颠沛流离的一生(重点):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
第一次是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今海南省),65岁遇赦北归。
第一次,“乌台诗案”是指:苏轼在21岁时随父亲进京赶考,受到当时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在京城声名大噪。就在心怀天下的苏轼准备大展身手之时,其父亲和母亲相继去世,苏轼回乡守孝。前前后后几年的时候,等他再次回到朝廷的时候,这时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已开始。但新政的实施,受到当时旧派的反对,其中包括欧阳修,因为政见的不合,欧阳修自请离京。然而苏轼并没有妥协,而是上书皇上,谈论新法的弊病,身为宰相的王安石很愤怒,便在皇帝面前给苏轼穿小鞋。被逼无奈之下,苏轼自请离京,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和湖州任职。在湖州任职期间,例行公事,上书《湖州谢表》,但被新党抓住辫子,说苏轼“愚弄朝政”,讽刺政府、对皇上不忠,如此大罪死有余辜,还从苏轼之前的诗词中找出含有讽刺之意的句子。因此,才上任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也称乌台)逮捕入狱,面临砍头的境地,后因朝野元老及王安石本人的上书,说其罪不至死,后出狱,但被贬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虚职)。此次事件被称“乌台诗案”。
第二次政治迫害:此后,在经历了新旧党轮番执政,苏轼再次回朝,看到的却是旧党执政后,一味拼命压制、尽废新政。于是苏轼上书抨击,引起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再度外调。前前后后反复在59岁的时候被贬惠州,62岁更是被贬儋州(今海南省),相传在当时,流放海南这种刑法仅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苏轼在此地,却并没有消沉,而是办学堂等,因此至今,人们仍将苏轼看作儋州文化的开拓者。在他65岁高龄的时候,遇大赦,复朝北归,却在途中去世。至今,东坡书院是海南省的著名旅游景点。
苏轼在任职期间,以儒家思想为主,贬居时期,以老道思想为主。苏轼一生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和命运的变幻,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也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外儒内道”。
四、鉴赏诗词:
1、诵读诗词(个读、集体读)注意字音字词,整体感知;
景物描写——赤壁壮景
人物刻画——周郎赤壁
情感抒发——人生如梦
壮阔
2、结合课后第一题,先确定整首词的内容和感情基调:
整首词描写赤壁壮景,刻画英雄人物周瑜,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意境。
3、具体鉴赏: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长江滚滚东去,一去不复返,既是眼前景,又喻指时光流逝,风流人物销声匿迹,把读者带到千古兴亡的历史氛围之中。
(2)景物描写:
a:看PPT图片,从直观的角度感受赤壁壮景;
石——乱石穿空 夸张
涛——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比喻
b:总结景物描写的内容(炼字和修辞等角度):
山石嶙峋高峻,浪涛汹涌,拍打堤岸卷起层层白浪,描绘出赤壁壮景。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结构上起何作用?
明确:过渡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承上赤壁壮景;“一时多少豪杰”,启下周郎赤壁,由景及人。
(4)人物刻画:
小乔初嫁:年纪——年轻得意
雄姿英发:外貌——俊朗非凡
羽扇纶巾:气质——儒雅倜傥
谈 笑 间:个性——从容娴雅
樯橹灰飞烟灭:才能——破敌奇功
周瑜
从年纪、外貌、气质、个性等方面塑造了周瑜雄姿英发、风流俊雅的英雄形象。
提问,为什么作者想起了周瑜?
明确:
人 物
周 瑜
苏 轼
年 龄
三十多岁
四十多岁
外 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职 务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虚职)
际 遇
功成名就
功业未成
婚 姻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将自己和周瑜作对比,突出自己功业未成的惆怅。
(5)情感的抒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地理_工业区位因素教学课件设计(精选2).ppt
- 高中思想政治_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2).doc
- 高中生物_走进细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走进细胞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生物_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生物_遗传定律习题讲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遗传定律习题讲评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英语_Simon Wakefield's Yunnan Diary 读写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Simon Wakefield's Yunnan Diary 读写课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 高中语文_《我与地坛》教学课件设计(精选1).ppt
- 高中语文_《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春江花月夜》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 高中语文_《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 高中语文_《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课件设计(精选1).ppt
- 高中语文_《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