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及其制剂所致泌尿系统疾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中药及其制剂所致泌尿系统疾病 【摘要】 中成药、中药注射剂、中草药引起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9.9%、1.6%、5.1%。中药及其制剂所致肾损害的报道有逐年增加趋势,防治中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 中药;所致;泌尿系统;疾病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7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48-02 中药及其制剂所致肾损害的报道有逐年增加趋势,甚至有人提出中草药肾病(Chinese herbs nephropathy)的概念。据1960-1996年国内文献分析表明,木通、班蝥、泽泻、蜂蜜、蜈蚣、鱼胆、钩吻、雷公藤、苍耳子、山豆根、马桑果、丢了棒及含汞的中成药,引起肾损害的报道最多。中成药、中药注射剂、中草药引起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9.9%、1.6%、5.1%。鱼胆中毒肾损害发生率达98.2%,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达89.3%;班蝥引起肾损害发生率和死亡率达34.2%;雷公藤引起肾损害的发生率达25.5%,死亡率14.7%。 1 肾毒性 1.1 肾小管毒性 苍耳子、鸦胆子、白果、蓖麻子、马钱子、雷公藤、班蝥、鱼胆、铅粉、商陆、雄黄、轻粉、朱砂、木通、泽泻、蜂蜜、光慈姑、川楝子、汉防己、昆明山海棠等,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甚至发生广泛的近曲小管坏死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甚至死亡。但坏死的肾小管有很强的再生能力,若能及时抢救,常可完全康复。 雷公藤经肾小球滤过达肾小管上皮细胞后,在近曲小管浓缩后毒性增加,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由于血压下降引起肾皮质血管痉挛,髓质明显淤血和乳头水肿、缺血,使肾乳头坏死。雷公藤中毒所致肾损害,除伤及肾小管外,还可直接损害肾小球,临床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尿、蛋白尿、面部及下肢水肿,尿素氮明显高于正常,有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表现,可因肾衰和休克致死。 朱砂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汞。汞离子对酶蛋白的巯基有特殊的亲和力,从而抑制多种酶的活性,使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受到干扰,是肾毒性最大的重金属之一。进入体内的汞,70%由肾脏排泄,故对肾脏损害尤为突出。 木通超量应用是造成肾损害的主要因素。其所含的木通皂甙元损害肾小管,导致肾上皮细胞坏死,出现少尿甚至无尿、血非蛋白氮升高等急性肾衰表现。引起中毒者一般为马兜铃科木通,以关木通最为常见,其中的马兜铃酸可引起间质性肾炎。药动学研究提示,服用马兜铃类药物后,马兜铃酸会在人体内蓄积。马兜铃酸肾病以损害肾小管为主。其临床特征包括病人早期表现为严重贫血、轻度蛋白尿和管型尿,半数病人血压正常,但肾活组织检查发现肾皮质从深层到浅层的间质发生广泛纤维化,萎缩的肾小管和肾小球逐渐增加。由于使用药物的剂量、时间、方法的不同及个体差异,临床可引起急、慢性肾衰竭,肾小管功能障碍,长期使用近半数病人肾盏和输尿管的上皮发生恶性病变。 1.2 肾小球毒性 雄黄、班蝥、雷公藤、桂皮、防己、松节、苍耳子、蓖麻子、牵牛子等,可直接损伤肾脏实质细胞,使肾小球变性坏死,从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甚至死亡。 雄黄含三氧化二砷。重症砷中毒时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机制为直接细胞毒或因砷中毒引起休克至肾脏缺血性损害,除损伤肾小球外,还可伤及肾小管。 班蝥对心、肝、脾、肺、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死亡原因主要是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损害。其肾毒性的特点是小剂量可损害肾小球、中毒量主要损害肾小管。 1.3 肾缺血造成严重中毒后可引起消化道反应,由于激烈的呕吐、腹泻导致水电解质失调、血容量的降低、肾血流量减少,肾缺血缺氧而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如商陆、臭梧桐、瓜蒂、光慈姑等在大剂量使用时会出现这种情况。 1.4 溶血性反应 海马、独活、水蛭、蜈蚣、皂荚等可引起溶血性反应,从而加重肾功能损害。蜈蚣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可引起少尿型肾衰,其原因可能与过敏或过量服用有关。新生儿服用过量的海马,可引起溶血性反应,出现少尿、无尿、腹胀、拒奶、溢奶、发热、发绀、烦躁等症状,并可因肾功能衰竭致死。 1.5 肾炎样改变 槟榔、大蒜、防己、芦荟、巴豆、土荆芥、鸦胆子、白头翁、牵牛子、光兹姑等,其有毒成分及其代谢产物经肾排泄时,可对肾脏产生强烈的刺激,引起肾损伤,出现肾炎样改变。 牵牛子中所含牵牛子中所牵牛子苷,口服吸收后大部分由尿中排泄,可刺激肾脏使之充血,过量可使肾充血而发生血尿,甚至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光慈姑含秋水仙碱,在体内迅速氧化成有剧毒的氧化二秋水仙碱,在经肾脏排泄时对泌尿系统有严重的刺激和损害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