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塘荷韵》教案(人教版高一选修).pdf

《清塘荷韵》教案(人教版高一选修).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塘荷韵》教案(人教版高一选修)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线索,体会文中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 2、品味荷之韵:张扬生命的强者,彻悟生命的智者 3、讨论探究荷花在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 4、通过阅读文本,从满池塘那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中获得人生的 感悟,体会生命力的顽强,坚信――既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从而鼓起生活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荷之韵 2、让学生体会莲荷顽强的生命力,结合自我人生体验,获得人生的感悟,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热情, 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和生命。 教法:阅读――讨论――体悟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师提示:荷花美丽,荷花圣洁,人们在荷花身上寄托了不同的感情,周敦颐的《爱莲说》写的是莲荷 高洁的品性,朱自清《荷塘月色》写的是物境之美,表达的是自己淡淡的忧伤和喜悦,而当代著名学 者,散文家季羡林老人在1997年86岁高龄写的《清塘荷韵》又是写荷花什么呢?他对荷花情有何钟?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清塘荷韵”的世界。 二、作者简介: 三、初读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作者围绕“荷”,讲了些什么内容?学生迅速浏览课文,同桌讨论: (讨论明确:恋荷―种荷―盼荷―护荷―赞荷―赏荷―祝荷) 2、教师提问:文章题目《清塘荷韵》,那同学们思考一下:“韵”字主要体现在哪些环节? (学生讨论明确:赞荷和赏荷。) 3、学习第6、7、8三个自然段。抽学生读,读后教师引导理解:一夜之间到几天之内,再到不到十几 天的工夫,作者从时间上写了荷的生长过程,突出其茂盛,而8自然段主要写了荷的色浓瓣多,那同 学们思考,只是简单地写荷的茂盛和色浓瓣多吗?其实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明确:这三个段落不只是简单地写荷的茂盛和色浓瓣多,说明了生命力的强大。)学生找出最 能概括其韵致的话,读一读。 师提示:我们很难想象,在寂寞的岁月里,在荒芜的湖面下,在阴暗的泥沼中,那莲子是怎样暗暗积 蓄着力量,是怎样将生命的嫩芽钻出了坚硬的外壳,这芽一旦破壳而出,便以一种惊人的力量展示着 生命的顽强和美丽,一千多个日夜过去了,在经历了漫长的寂寞后,第四年,荷花完成了生命的涅。 同学们能对对寂寞沼泽中的莲子或跃出水面的盛开的荷花说上两句吗? 4、范读9―11节,思考这部分怎么写赏荷的。学生分三个学习小组学习,用四个字归纳出这三节分别 写了什么? (学生明确:分别写了荷花凋零、小猫戏月、邻居赏荷。) 5、学生从9自然段中找出描写荷花的一个细节,思考: (1)一般植物到了生命的尽头,总会给人怎样的感觉呢? (比如秋天的落叶,它的逝去总会给人萧条、凄凉的感觉;“黛玉葬花”) (2)那季老笔下的荷花凋零是不是也是萧条、凄凉的?(不是,表现了恬然、超然、恬淡、豁达、 洒脱的生活态度) 师谈话:它走了,走得如此飘逸,如此洒脱。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荷花实在是彻悟 生命的智者。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这正是缘于季老的豁达 、超然的人生境界。正因为这一切,季老才显得特别满足,第10、11自然段再次验证了他的这种满足 的心态。 (3)这两段采用的是什么写法?作用何在?(侧面烘托,描绘荷之美) 四、阅读课文,品析语言的特点 1、“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一下子从夏天转入了秋天”,“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 残荷也将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 特点:这是一段虚写的文字,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寄予了对残荷的美好的理想,也是作者人生理想的 体现。语言朴实但感情却是深沉而厚实的。我们读这段文字,可以感受到一位散文大家文笔的老到, 语言的精练。 2、写作者盼荷的急切与无奈:“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一个“吸”字,写尽了作者 两年来对荷花无时无刻不在盼望清塘长荷花的期待心理和十分无奈却又不灰心的心情。 3、写荷叶在水底扩张的句子:“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淤泥里走动”,“走动”一词采用 拟人化的手法,把荷花默默无闻却又坚忍不拔的精神充分表现了出来。 五、小结:如果说周敦颐笔下的荷花是志行高洁的隐者,朱自清笔下的荷花是抚慰心灵的舞者,那么 季老笔下的荷花应该是张扬生命的强者,是彻悟生命的智者。 六、拓展探究: 师提示: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花草鸟兽都被赋予了深层含义。陶渊明咏菊,陆游悲梅,周敦颐颂莲 ,……,作为文人精神的一种寄托,荷花实在承载着太多美丽的向往,在中国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学、 文化题材,显示了多方面的寄寓意义,请同学们背一些关于莲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