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教案(苏教版高一).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雅舍》教案(苏教版高一) 一、学习目标: 1.抓住关键句,理解“雅舍”之“陋”以及雅舍之“雅”。 2.理解文句,体会作者的人生旨趣,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心态。 3.欣赏本文生动、诙谐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由“形”入“神”,把握文章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 (一) 1.导入新课:(板书:陋室――雅舍)投影1:《陋室铭》齐读。刘禹锡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因主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而高雅之气弥漫其中。一千多年后,梁实秋写了散文《雅舍》,那 么,这“雅舍”又如何呢?现在,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欣赏梁实秋的《雅舍》。 2.自读“阅读提示”,出示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投影2) (二)课文导学 1.朗读全文 《雅舍》全文之精髓便着一“雅”字上,如此“雅致”之文又岂可不读?我们不妨请几位同学来为大 家读读。这么有味道的文章,我也忍不住读上两段。 (学生个别朗读1、2、3段,老师范读4、5两段,全班一起读6、7段) 2.正音,出示几个难理解的词语解释(投影3),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3.此文既题为“雅舍”,则作者写作重点自为“雅舍”,那么大家能否快速浏览第一段,找出一句 最能体现“雅舍”特点的语句来?(学生读读,找找,划划) 明确: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这“个性”两字足以概括雅舍 的特点,因而这两字也就成了全文的文眼所在。 3.既然“雅舍”的可爱之处在于它有个性,那么“雅舍”到底具有怎样的个性呢? 提示:综观全文,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极其有趣的现象,文中所有出现的“雅舍”两字上都标有引号, 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引号是否和“雅舍”的个性有关?“雅舍”到底是“雅”还是“陋”呢? 请大家跳读全文,品味雅舍之独特个性。找找雅舍之“陋”与雅舍之“雅”分别体现在哪里?请同学 找找体现“雅舍”之陋及“雅舍”之“雅”的语句,并作简要的概括。 ――学生找划,讨论,交流(投影3) “雅舍”不雅(陋) 1)外形:结构简陋,不蔽风雨(第1段) 2)地点:荒凉,地势偏高(第2段) 3)隔墙传声、鼠子瞰灯、聚蚊成雷(第3段) 4)大雨倾屋、满室狼藉(第4段) 5)陈设简朴(第5段) 小结:这不就是一栋典型的陋室吗?这样一个居所究竟“雅”在何处呢? ――学生找划,讨论,交流(投影4) 雅舍实雅(雅) (1)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夜,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 (第2段) (到如此荒凉之所访友的必是主人的知己,俗话说“人以群分”,这梁实秋乃是典型的文人,这客想 必定是雅客,如此一群雅人点缀此居所,何陋之有呢?) (2)“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此时尤为幽绝。 (3)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第4段) (面对月夜幽绝之景、细雨生趣之情,我们油然想到的是……这样的情景不就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 ?雅) (4)“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第5段) (好一句不复他求,好一句俱不从俗,屋内陈设简朴却脱俗,而这简朴陈设的内涵便是梁实秋思想情 趣之雅,如此雅人才能欣赏雅舍,才能以雅舍命名之。) 小结:可见“雅舍”之“雅”体现在自然风光之雅、陈设脱俗之雅,更体现在主人思想情趣之雅上。 (三)深入思考,体会本文中所蕴藏的作者的人生旨趣。 思考:如此“个性”突出的陋室,作者身居于此却处之泰然,更欣欣然命名为“雅舍”,这其中表现 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旨趣?我们不妨通过几个难句的理解来体会这种旨趣。 出示(投影5): (1)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 (经济在文中体现在哪里,从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经济便体现在砖柱、木头架子、竹蓖墙、泥灰以及孤零零、瘦骨嶙峋、单薄、可怜等词语中,从 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无奈之情。 (2)……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 (好感一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无奈的自嘲式幽默便体现在这里,其实也是一种苦中作乐。 (3)……我则久而安之。 ――坡度甚大,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逼真细腻地再现了房子的简陋和 不方便,但作者却以近似于赞美的笔调描绘它,幽默自嘲,别有味道。 (4)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在雅舍则格外猖獗……但是我仍安之。 ――对现实不满、无奈,但能安然对待,一种豁达心胸也油然突现了。 (5)……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 ――没有直接表示对战争、对生活的不满,转而欣赏清风明月,这便是随遇而安的超脱了。 (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