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思河汉广,赤诚昭日月――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pdfVIP

忧思河汉广,赤诚昭日月――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忧思河汉广,赤诚昭日月――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 [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原文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级中学语文试用课本一年级第一学 期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没有一个人能把中国的灾难如此高度概括地加以展现,没有一首诗能够把中国人民的苦难如此真切地 加以描述,如果有的话,那只能是非艾青莫属,非《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莫属。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继九一八事变之后,开始了对华全面侵略。流亡的艾青来到武 昌,面对着内忧外患,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诗人却丝毫没有看到任何新的希望和新的气象。一场大雪 的降临,诗人感到了透彻心扉的寒冷和绝望,更加触动了诗人的内心的深广的忧虑,诗人终于流着热 泪写出了民族的苦难。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全诗共有12小节,一开篇,诗人就用极为精炼的语言写道:“雪落在中国的 土地上,寒冷封锁着中国呀……”。扑面而来的就是一场浩瀚无垠的大雪,和透彻心扉的寒冷。两个 “中国”的词语,更加表明,这场空前的灾难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一个叹词“呀”和省略号,使 诗句平添了沉重、忧郁、哀伤的气氛。 那么,怎样来表现这场空前的灾难呢?诗人很自然地联想到了“风”,这不仅仅是因为有雪有风更加 重了严寒的程度,最主要的还是诗人采用了移情的手法,把自己对祖国灾难深重的悲悯之情,移到了 风的身上,让无处不在的风,来见证、来倾诉祖国的苦难。诗人把风比作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一个“絮聒着”,就引出了后面人民受难图的 描述。 接着,就是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如何安排这些画面的顺序?诗人采用了长焦镜头拍摄的方法,由 远及近,由北向南,由点及面,兼顾男女老少各类苦难的人群。 第一幅就是“农民冒雪图”。诗人仅仅用了6行,就把一个北方农民的形象再现出来。在这样的冰天 雪地里,“你中国的农夫,要到哪去呢?”如果仅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就是在这样的冰天雪地,这 位农夫已经走投无路,无法生存,在这样恶劣环境下已经无处可去。这样理解也未尝不可。因为中国 东北早在1931年9月18日就已经沦入日寇之手,几千万同胞成为亡国的奴隶。1937年7月7日,日寇又发 动了卢沟桥事变,兵分数路,杀向华北、华东。到处都是硝烟和炮火,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安全可 言。但是,我们往深一层理解,就会发现,艾青有着更为深广的忧虑。那就是,中国的农民,几千年 来,面朝黄土背朝天,受尽了剥削压迫,从没有真正摆脱过受奴役的枷锁。本来已经苦不堪言的中国 农民,又遭遇到外族的侵略,内忧加外患,中国农民啊,你的出路在哪里呢? 诗人没有站在局外,去悲悯人民的苦难,而是以一个受难者身份出现,和受苦受难的人民站在一边, 发出了血泪的控诉:“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这样的表达不仅增加了控诉的力 度,使诗歌更具有涵盖性,因为受难的不仅仅是农民,还有像作者一样的下层知识分子,而且,没有 了距离感,读来倍感温馨。 接下来的两幅画面更是触目惊心。“少妇失护图”,写出了一个惨遭日寇欺凌的少妇的悲惨:“啊, 你/蓬发垢面的小妇/是不是,你的家/一个幸福与温暖的巢穴/已被暴戾的敌人烧毁了么?/是不是/也像 这样的夜间/失去了男人的保护/在死亡的恐怖里/你已经受尽了敌人刺刀的戏弄?”如果说,这几个画 面是悲惨的个体,那么接下来的“老母蜷伏图”,就更加令人震惊。因为,那不是一个几个,而是“ 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就像异邦人/不知道明天的车轮/将滚向怎 样的路程?” 作者深深感到中国自由和解放的道路还很漫长艰辛,禁不住发出了“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 的泥泞呀”。这决不是耸人听闻和故作惊人之语。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作者携妻成了流亡的难民。他 从老家金华来到杭州,又到武汉,武昌。他没有看到抵御外侮的昂扬的斗志和紧迫感,看到的却是汪 精卫正准备着投敌卖国,看到的是在外敌与内贼的双重压迫下人民大众的苦难。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沉 重的叹息。 作者再次把镜头拉伸,把描述的对象对准了中国土地上悲惨的农民。一幅“农夫乞天图”,更是惊心 动魄,“无数的”“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如果说,前面几个画面是分 镜头的话,这幅“农夫乞天图”就是总镜头。因为这是整个中国的微缩了的画面。这幅画充满着绝望 的震撼。这就是当时中国的现状。这种现状与达官贵人的醉生梦死、歌舞升平,形成了多么巨大的反 差啊。 写到此,诗人早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满腔的悲愤,再次发出了“中国的痛苦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 又漫长呀!”这既是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对前面几幅画面的总结和收束,与前面“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