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温箱式电阻炉专业课程设计项目说明指导书.doc

中温箱式电阻炉专业课程设计项目说明指导书.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炉型选择 因为工件材料为低合金钢,热处理工艺为正火,对于低合金钢正火最高温度为【912+(30~50)】℃,选择中温炉(上限950℃)即可,同时工件没有特殊要求也不是长轴类,则选择箱式炉,而且无需大批量生产、工艺多变,则选择周期式作业。总而言之,选择周期式中温箱式电阻炉。 二、炉膛尺寸确实定 1、用炉底强度指标法计算 炉底有效面积: 查表得炉底强度=100Kg/(m2·h) F效===0.6(m2) 炉膛有效尺寸: L效= L效==0.96(m)=960mm 炉膛有效宽度: B效= B效==(m)=600mm 选择 1000mm×600mm×45mm/12mm炉底板,取B效=0.6m 炉膛内腔砌墙尺寸 炉膛宽度: B砌=B效+2×(0.1~0.15) B砌=0.6+2×0.125=0.85 (m) 炉膛长度: L砌=L效+0.16 =1.12(m) 炉膛内高度: H砌=(0.5~0.9)B砌 H砌=0.8×0.85=0.68 (m) 层数n==10.1 选择10层 ∴炉膛高度H砌=10×67+42+39=0.751(m) 三、炉体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 (一)、选择炉衬材料部分 炉体包含炉壁、炉底、炉底、炉门、炉壳架几部分。炉体通常见耐火层和保温层组成,尺寸和炉膛砌筑尺寸相关。设计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确定砌体厚度尺寸要满足强度要求,并应和耐火砖、隔热保温砖尺寸相吻合; (2)为了降低热损失和缩短升温时间,在满足强度要求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轻质耐火材料; (3)要确保炉壳表面温升小于50℃,不然会增大热损失,使环境温度升高,造成劳动条件恶化。 (二)、炉体结构设计和尺寸 本炉设计为两层炉壁 内层选择RNG-0.6型轻质粘土砖,其厚度S1=115mm; 外层选择硅酸铝耐火纤维,体积密度λ2=105Kg/m3厚度S2待计算; RNG-0.6型轻质粘土砖: ρ1=600【Kg/ m3】 λ1=0.165+0.194×10-3t均【w/(m·℃)】 C1=0.836+0.263×10-3t均【KJ/(Kg·℃)】 耐火纤维 当t3=60℃时,由表查得α∑=12.17【W/(㎡·℃ ∴ q=12.17×(50-20)=486.8(W/㎡) 将上述各数据代入公式得: =782(℃) 代入数据解得: 纤维层厚度:=228(mm) 取S2=230mm (三)、炉顶设计 炉膛宽度为850mm,采取拱顶,拱角60°标准拱顶,拱顶式炉子最轻易损坏部位,受热时耐火砖发生膨胀,造成砌筑拱顶时,为了降低拱顶向两侧压力,应采取轻质楔形砖和标准直角砖混合砌筑。故选择侧厚楔形砖(230,113,65,45)、厚230mm体积密度为105Kg/ m3硅酸铝耐火纤维和轻质直形砖(230,113,65). (四)、炉底设计 炉底采取一层113mm硅藻土砖填充蛭石粉,再平铺一层65mmQN-0.6轻质粘土砖,最上层采取230mm重质高铝砖支持炉底板+4块加热元件搁砖,炉底板采取Cr-Mn-N耐热钢厚度为12mm。 (五)、炉门框设计 炉门框壁 炉膛稍小取其宽度为: B框×H框 =800mm× 采取230mm硅藻土砖和113mmRN-0.6轻质粘土砖。 (六)、炉门设计 炉门采取113mmRNG-1.0轻质粘土砖和230mmB级硅藻土砖,炉门尺寸为B门×H门=900mm×780mm。 (七)、炉体框架和炉壳设计 炉体外廓尺寸: L外=L砌+(115+230)+230=1695(mm) B外=B砌+2×(115+230)=1540(mm) H弧=B砌- B砌Cos30°=114(mm) H外=H砌+(115+20+230)+ H弧+(115+67+230) H外=1571(mm) 四、电阻炉功率计算 本炉采取理论设计法,经过炉子热平衡来确定炉子功率。其原理是炉子总功率即热量收入,应能满足炉子热量支出总和。 具体计算以下: 加热工件有效热量Q件 Q件 =g件(C2t2-C1t1) =60×(0.6789×950-0.4939×20) =38104.6(KJ/h) (其中C2、C1查表可得) 经过炉衬散热损失Q散 Q散=(式1) λ1=0.165+0.194×10-3×(950+782)÷2=0.3 3 λ2=0.107 ==4.5832m2 =2=7.3386㎡ =2=10.7288㎡ 将以上数据代入式1解得Q散 =14556.5(KJ/h) 3、炉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