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市面常见薄荷小盆栽发售,买一盆放案头阳台,随用随摘,十分方便。感染风热, 喉咙痛(或发炎)作感冒,即用鲜薄荷叶滚豆腐汤趁热食之饮汤,有消炎清热解 表功效;平日食油炸物及打边炉感热气者,用鲜薄荷剁碎,加橄榄油,鲜柠汁和 海盐与豆腐凉拌而食,能清热解毒。
芳香清凉受人喜爱的薄荷,《新修本草》将之列于菜部,称“亦堪生食”。现在许多清咽润喉的药物或食品中也大多含有薄荷。 薄荷性辛、凉,归肺、肝经。
《本草纲目》:“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薄荷的功效即疏 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疏肝解郁,临床上主要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用于风热表证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均可有风热表证的表现, 主要有发热、微
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咽痛、脉浮数等。薄荷辛凉而能透散表邪, 清解表热,故应用于风热表证。本品虽为辛凉之品,然其透散之力较强,有一定 的发汗作用,故对于风热表证无汗或有汗不畅者尤为适宜。《医学衷中参西录》 云:“服之能透发凉汗,为温病宜汗解之要药。”临床上经常配合银花、连翘、 荆芥等同用,如治风热感冒的代表方银翘散。
薄荷轻扬宣散,疏表散邪,助疹透发。又可用于麻疹初起,或风热外束肌表 疹发不畅者,常与荆芥、牛蒡子、连翘等配伍同用。
用于头面五官诸疾头面五官属于人体的上部, 风性轻扬上行,风热或风寒之 邪均易上攻头面,出现如头痛、目赤肿痛、鼻塞流涕、牙痛、咽痛等症状。薄荷 轻扬升浮,可清头目,利咽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在薄荷一段中称:“故头 痛、头风、眼目、咽喉、口齿诸病为要药。”风热上攻导致头痛证时,薄荷常配 菊花、白芷治头痛、风热或热邪上攻,可致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薄荷为治咽 痛常用药,可配桔梗、甘草等同用;薄荷芳香辛散可宣通鼻窍,如治疗鼻渊,流 黄浊涕、鼻塞不通可与苍耳子、辛夷、白芷等同用。
用于肝郁气滞证肝主疏泄,肝气应条达舒畅。如因情志不遂,或因病邪侵扰, 阻遏肝脉,致使肝气失于疏泄、条达,则会出现肝气郁滞证。临床表现如胸胁胀 满疼痛、情志抑郁,善太息(编者按:表现为常嘆气,嘆气后有舒畅感),或见 咽部异物感,在妇女还会有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表现。薄荷能疏肝解郁, 可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证。《本草新编》:“薄荷,不特善解风邪,尤善解郁。” 轻证薄荷可疏其郁滞,重者多辅助柴胡等品而建功。如名方逍遥散中就应用了薄 荷,配柴胡、白芍同用。
此外,薄荷芳香辟秽,还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致痧胀、腹痛、 吐泻等证,常配藿香、佩兰、白扁豆等同用。
除了内服,可以将薄荷外用,用于夏季痱子、蚊虫叮咬、疮疖等,用后清凉 舒适。薄荷还常被用于菜餚、糕点和饮料製作,为食疗常用之品。近代还用鲜薄 荷茎经蒸馏而得之芳香油,处方多称“薄荷冰”或“薄荷霜”,功用与薄荷近似。
炎夏薄荷食疗
薄荷,味辛,性凉,喜湿,多生长在靠近水域的阴凉处。每到盛夏时分,乡 郊的河道沟渠边长出许多野生薄荷,零星地散落在杂草之间。薄荷叶洗净放入杯 中,再加入适量的蜂蜜或是白砂糖,沸水沖泡,待冷饮用,口齿留香,心清神怡。
炎炎夏日煮上一锅可口的薄荷粥也是合时清凉食疗。 把淘洗干净的绿豆和米
煮成粥,以冰糖调味,再放入鲜薄荷叶,猛火滚出香味即可。豆香、米香夹杂 ?
薄荷的清香,甜而不腻,凉入心脾。
用薄荷叶与鸡蛋滚汤,薄荷颜色碧绿如玉,再加上鸡蛋黄白相间的点缀,让 人垂涎欲滴,啖之解暑祛热。
薄荷治病小验方
1治蜂叮肿胀:薄荷鲜叶贴患处,立即见效。
2化痰利咽:乾薄荷叶捻碎末,拌以白砂糖,炼蜜丸如芡实大,每日三次, 每次一丸。
3治感冒风热:薄荷、金银花、连翘各 10克,荆芥3克,水煎服
4治麻疹初期:
薄荷、牛蒡子各10克,蝉蜕3克,荆芥5克,水煎服。
5治咽喉肿痛:
薄荷、生甘草、桔梗各3克,殭蚕9克,荆芥5克,水煎服。
使用禁忌
1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
2《药性论》:新病瘥人勿食,令人虚汗不止。
3《本经逢原》:多服久服,令人虚冷;阴虚发热,咳嗽自汗者勿施。
4《本草从新》:辛香伐气,多服损肺伤心,虚者远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