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xf.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台州市天台县三州中心小学 陈喜芬 1号 内容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实现了逐步融合,由此引发了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崭新境界,但片面形式化、不注重实际教学效果的弊端也客观存在着。因此,需要进行理性的反思,追求一个永恒的主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五年多,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然而,反思让我们清醒,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几年来,我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努力创设有利于有效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环境,着力探究开展有效数学教学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本文就如何开展有效数学课堂教学谈几点初浅体会。 一、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中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触:哪怕是一年级的孩子,尽管刚刚开始学习数学,但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从学生已经知道的出发,善于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和经验转化为一种可供操作、讨论、思考的学习材料。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使他们感到亲切,产生好学、乐学的动力。 如在教学“年、月、日”时,由于这部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因此我在教学时,没有将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统统都认为是新的知识,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鼓励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课前让学生通过看《十万个为什么》、上网查资料,了解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然后在课堂上呈现本节课研究的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再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已经了解的年、月、日的知识,把学生已知的知识进行梳理。学生已经清楚的知识就不必再讲,如:一年有12个月、1年有365天或366天;对学生模糊的有争议的知识再进行讨论,如:2月份的天数、一年的365天或366天是怎样区分的;学生未知的内容像判断平年、闰年的年份,就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进行重点研究。这样既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又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教材只是提供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大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与弥补,才能提高学习质量。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而教学的情境又是影响学生情绪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学中教师既要关心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平等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又要优化教学方法、手段,创设情境,寓教于乐,以趣促思,开发心理潜能,使学生以良好的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学习中去。 如:在教学“方程的意义”这节课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左右相等的等量关系,我为学生创设了“拔河”的场面。师生聊天似的谈话,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学习状态:“同学们参加过拔河比赛吗?如果你是一名裁判,左边上场10人,右边上场9人,行吗?那右边上场11人行吗?为什么?”,随着学生的回答,眼前呈现出激烈的拔河画面,绳子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最后停在中间,绳子动态的移动,使学生思维产生左右两边力量的不相等到相等的认识。由生活中的相等与不相等,进而引导学生探究数学中的相等与不相等……,这样的引入,学生感到亲切,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把抽象的问题情境化,探究目标明确,为后面知识的研究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我们采用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办法。教师事先发给每个小组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想办法研究长方形或正方形边、角的特点。这时,组内的四个同学有的用尺子量边长,有的用三角板比角的大小,有的记录结果。然后交流个人的看法,再由小组长汇集每个同学的发现,初步概括出长方形或正方形边、角的特征。最后,全班交流。教师再结合学生的汇报,精讲点拨,加以整理归纳板书。这样,通过动手实践、探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xxq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