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抗生素由于其效果好、广谱抗菌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未被吸收利用及丢弃的抗生
素会通过多种渠道进入到环境中,导致其在环境中有大量检出。近年来磺胺类抗生素在
我国的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中的检出率较高,因其难降解并且处理工艺有限,对生态
环境、人类健康等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如何有效去除或降低抗生素类污染物对环境的
危害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基于废物利用的生物炭技术不仅可以避免环境污染,还可以
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的目标。目前,关于防控磺胺类抗生素向地下水环境迁移方面的研究,
尤其是利用固体废弃物阻控磺胺类抗生素的研究十分有限,难以支撑再生水补充地下水
源中污染风险的防控。因此,本文针对固体废弃物经过炭化后的新产品是否可以有效提
升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及相关机理进行了研究。
选取3种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废弃物 (牛粪、茄子杆和煤矸石)为原料制成单一固废
炭材料对水溶液中的磺胺二甲嘧啶 (SMZ)进行吸附,并通过吸附剂添加量、溶液酸碱
度及离子强度的单因素影响实验确定最优的吸附条件。将凹凸棒石废脱色土 (SDE)在
300、400、500℃下高温碳化成复合材料 (分别记作A/C-300、A/C-400、A/C-500),在
最佳吸附条件下利用上述6种固废炭材料对SMZ 进行吸附。通过动力学、等温吸附和
热力学研究6种炭材料对SMZ 的吸附性能和吸附特性。并通过元素分析仪、扫描电镜
(SEM)、透射电镜(TEM)、Zeta 电位分析仪、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析仪、红外光谱(FT-IR)
及Boehm 滴定等手段对吸附材料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其对 SMZ 的吸附机理。
单一固废炭材料的吸附结果表明,牛粪炭、秸秆炭和煤矸石炭对SMZ 的吸附在24
h 时基本到达平衡。三种炭材料对 SMZ 的吸附动力学特性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很
2
好地模拟,R 在0.996~0.999之间,吸附速率随着炭材料上的有效吸附位点的减少而减
小。该反应过程主要分为膜扩散、颗粒内扩散和平衡3个阶段。Freundlich 模型能更好
2
地拟合该反应数据,R 在0.993~ 0.999之间,主要为物理吸附,是自发的放热反应。在
pH 值为4 左右,炭材料添加量为0.05g 且不添加无机盐的条件下,吸附效果最好。三
-1 -1
种炭材料的最大吸附量从大到小排序为牛粪炭(19.64mg·g )> 煤矸石炭(12.06mg·g )
-1
> 秸秆炭 (9.16mg·g )。SMZ 在三种炭材料上的吸附机制主要有:氢键作用、多分子
层的静电吸附和孔隙填充等。其中,静电吸附为主要吸附机制。牛粪炭吸附性能最好主
要是由于其含氧官能团较为丰富、负电荷较多、比表面积和孔容较大。
IV
复合材料 (A/C)吸附结果表明,其吸附过程与单一固废炭材料的过程相似,准二
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 方程也能很好的模拟SMZ 在复合固废炭材料上的吸附。然
而,SMZ 在复合材料上的吸附属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该反应进行。A/C-300 的
-1
吸附性能相对最好,最大吸附量为53.19mg·g 。吸附机理如下:1)静电吸附:在pH 4
时,A/C表面带负电荷,可以吸附呈阳离子状态的SMZ;2)氢键:A/C 上的羟基与SMZ
的苯环反应生成氢键;3)π-π EDA 相互作用:磺酰胺基和氨基作为电子受体,A/C 表
面上的碳原子作为电子供体,形成π-π EDA 相互作用;4)疏水作用:A/C 表面分布着
一定数量的疏水位点,产生疏水效应,吸附疏水性的SMZ。其中,氢键作用和π-π EDA
作用可能是此吸附过程的主要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再生水回灌过程中防控磺胺类抗
生素向地下水迁移提供了一种新的阻控材料,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提供了一种新的
新思路。
关键词:牛粪炭,秸秆炭,煤矸石炭,复合材料,吸附,磺胺二甲嘧啶
V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城市污水处理厂能耗影响因素分析及节能环保措施研究.pdf
- 柴胡-白芍药对在正常大鼠血浆内代谢研究.pdf
- 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的水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开发.pdf
- 林麝转录组开发微卫星位点及圈养林麝的亲缘关系分析.pdf
- 基于MHC和微卫星研究雌性秦岭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择偶偏好.pdf
- 基于模糊理论和信息熵的协同过滤算法研究.pdf
- 三叶草根际土壤中氢氧化细菌促生特性及氢气浓度对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pdf
- 单颗粒碰撞电化学研究液_液界面加速离子转移反应.pdf
- 地膜覆盖下施加林丹对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pdf
- 山楂果叶防治糖脂代谢紊乱作用的比较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