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清一统志》之“西域新疆统部”的纂修及其学
术价值
[ 08-08-03 16:03:00 ] 作者:侯德仁 编
辑:凌月仙仙
在我国方志编纂史上,全国性志书代有修撰,如隋有《隋区域图志》;唐
有《元和郡县图志》;宋有《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等;元朝的全国
性志书正式定名《大元一统志》,部帙达一千卷,明代仿其义例,纂成《大明
一统志》;清代则纂有《大清一统志》 [1] 。《大清一统志》是历代一统志中最
好的一部,史料价值较高,它曾经先后三次纂修,纂修时间历经康、雍、乾、
嘉、道五朝,其中第二次纂修的主要任务是增修《大清一统志》的“西域新疆
统部”,这是乾隆年间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一、《大清一统志》的先后三次纂修
清代最早倡议纂修《一统志》的是康熙年间的保和殿大学士卫周祚。他于康熙
十一年( 1671)上疏奏请:“各省通志宜修,如天下山川、形势、户口、丁
徭、地亩、钱粮、风俗、人物、疆域、险要,宜汇集成帙,名曰《通志》,诚
一代之文献,然迄今各省尚未编修,甚属缺典,何以襄我皇上兴隆盛治乎?除
河南、陕西已经前抚臣贾汉复纂修进呈外,请敕下直省各督抚,聘集夙儒名
贤,接古续今,纂辑成书,总发翰林院,汇为《大清一统志》。” [2] 康熙帝采
纳了他的建议,下令各省施行,编纂地方志书。然而,康熙十二年十二月,
“三藩之乱”起,战云密布,举国震荡,全力平叛为清廷首要之务,纂修《大
清一统志》事暂被搁置。这是初修《大清一统志》经历的一大周折。平定“三
藩之乱”后,各省又续修地方志书,为《一统志》准备资料。康熙二十五年
(1686)清政府又下令编纂《一统志》,兹因规模宏大,卷帙浩繁,久而未
成。雍正帝继位后,继续督修《一统志》,又历时十余年,至乾隆五年十一
月,《大清一统志》 342 卷告成 [3] ,乾隆八年全书最终刊刻完成。这次编修,
名为勒德洪、弘昼、蒋廷锡负责,实际由陈廷敬、徐乾学领其事,著名学者顾
祖禹、阎若璩、黄仪、胡渭、齐召南等先后负责予修。
乾隆二十九年,乾隆帝因清廷重新统一新疆地区,特诏命重修《一统志》。此
事,缘起于御史曹学闵的上奏。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御史曹学闵奏请将西
域、新疆增入《一统志》。曹学闵奏称:“《大清一统志》 ,, 久已颁行海
内,近年来平定准噶尔及回部,拓地二万余里,实为振古未有之丰功。前命廷
臣纂修《西域图志》,并令钦天监臣前往测量各部经纬地度,增入舆图。惟
《一统志》尚未议及增修,请饬儒臣查照体例,将西域新疆敬谨增入。再查
《一统志》自成书以后,迄今又二十余年,各省府厅州县添设裁并多有不同,
亦应查照新定之制逐一刊改。” [4] 即是他认为第一次成书的《一统志》内容已
经陈旧,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变化,需要重新修订,增补新的内容。乾隆
帝采纳了曹学闵的建议,“乃特诏重修” [5] 。此外,乾隆帝本人对初修本《一
统志》也多有不满意之处,他说:“第念《一统志》自纂修竣事以来。迄今又
二十余载,不独郡邑增汰,沿革随时,理宜一一汇订,且其中记载体例、征引
详略亦多未协。其尤甚者顺天人物门内竟将国朝诸王载入,于事理更属纰缪。
诸王事迹自载《八旗通志》,原不得与隶籍京圻者同日而道。况八旗大臣等功
记太常者,则应见昭忠贤良诸祠,其在直省宣猷著绩者,又有各省名宦可入。
今乃援亲藩以淆地籍,实为拟不于伦义,甚无谓。若其他考稽失实,与凡挂漏
冗复者,谅均在所不免,亟应重加纂辑,以成全书。” [6] 于是,乾隆帝决定重
修《大清一统志》。
同时,乾隆帝对此次编修《大清一统志》的方法做出了指示:“前此修志之
书,必待移取各省通志而后从事,以致旷日持久,艰于集事。此时特就已成之
书,酌加厘核,即新疆幅员辽阔,而一切事实又有《西域图志》及《同文志》
诸书为之蓝本。馆臣采撮排撰,实为事半功倍。可即令方略馆按照各条,厘订
纂辑。一俟纂出稿本,悉照《续文献通考》例随缮随进,候朕裁定。” [7] 乾隆
二十九年( 1764),续修工作正式展开。由领侍卫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和珅主
持纂修,总纂官纪昀、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