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平均风矢(Vm )与相对风矢(RW ,Vsr )
考虑到相对风矢(RW)以及风暴移速(C)往往与气柱平均风矢(Vm)有关,而求 取Vm往往涉及到风矢V分解为u,v分量以及u,v分量合成得出风矢V的问题,故 我们从风矢V与u,v分量的关系讲起。
§ 6.1风向、风速、风矢与u,v分量的关系式
风矢与u,v分量的关系式
空气的水平运动叫做“风”。风是一个二维矢量。在直角坐标系中,风速矢 量可以分解成u,v两个分量,其中u表示风速沿x方向的分量(西风为正),v为沿 y方向的分量(南风为正):
=ui? v? (6.1.1)
i?, ?为沿x,y方向的单位矢量。
已知风向、风速求u,v分量的方法
假若用。和V分别表示风向和风速大小,当风向(a)和风速(V )已知时,则 东西风速分量(u)和南北风速分量(v)可按下式求得:
u = V sin (a -180 (6.1.2)
v = V co s (-1 80) (6.1.3)
已知u,v分量求风速与风向的方法
V的定义式为:
= . u2 v2 (6.1.4)
[的定义如图6.1.1所示。
注意事项
在正方形网格中,一般来说,只有在基线上的网格点上,地球上的东西风和 南北风才正好与坐标轴的方向相平行,而在其他网格点上二者是有差异的,即 x
轴与东西风不相平行,y轴与南北风不相平行,因此给计算造成误差。在计算区 域较大时(例如超过1000 km),这种风向误差显得较突出,必须进行订正。
图6.1.1说明u,v与V和〉关系用图
§ 6.2气柱平均风矢(Vm)
在日常业务中,用到的气柱平均风矢(Vm)—般有以下两种:⑴气柱算术平均 风矢(Vma) ; (ii)气柱加权平均风矢(Vmw)o
§ 15.2.1气柱算术平均风矢(Vma)
设气柱底层与顶层的高度分别为 Z1与Z2,且风矢V是高度Z的函数,则气 柱算术平均风矢(Vma)的定义式为:
- Z2
Vma 二 VdZ (Z2 - Zi) (6.2.1)
同理,可给出以下两式:
Z2
Uma = .udZ,(Z2 - Z1) (6.2.2)
Z1
Z2
Vma = .VdZ.(Z2 - Z1) (6.2.3)
Z1
式(6.2.2)和(6.2.3)中的Uma与Vma分别代表气柱算术平均东西风分量与南北风 分量。
不难看出,在一般情况下, 若利用式(6.2.2)与((6.2.3)首先求出Uma与Vma,
随后便很容易地求出Vma。
§ 622气柱加权平均风矢(Vmw )
正如J. Ven Mieghem在《大气能量学》中所说:只要可以不考虑密度脉动(,) 与速度脉动(V )之间的关系,则算术平均是方便和适用的;但当不是上述情况时, 则必须引进和应用密度加权平均。
假若令下标w表示相应量的气柱加权平均,其余符号沿用本章前面中已引入 者,则有:
Z2 Z2
U mw =「仇
Z1
Z2
idZ / \ PdZ
Z1
Z2
(6.2.4)
Vmw = J PvdZ / J PdZ
Z1 Z1
(6.2.5)
Z2
Z2
Vmw = JPVdZ/
Z1 Z1
(6.2.6)
Umw = Vmw
s i 甩(mw -1 80)
(6.2.7)
V mw = Vmw
c o s(mw -1 8 0)
(6.2.8)
不难看出,假若有了实测探空资料或模式输出探空资料,则利用公式(624)? (628)可以求出Vmw。
§ 6.3雷暴的移速(C )
1990年8月1日17?22时(北京时)北京地区出现过一次雷雨过程(图6.3.1), 从卫星云图看出,它是出现在北京西南方的3块小云团发展、合并形成的中尺度 暴雨云团移到北京所致。
图6.3.1 1990 年8月1日08时-2日08时(北京时)雨量图(单位 :mm)
以上例子可以表明,预报区域内的雷暴,有些是在该区域外发展生成后移来
的。因此,预报员们必须考虑雷暴的移动和传播问题。
§ 6.3.1雷暴单体移动速度的监测
在日常业务中,人们常常利用雷达回波资料、卫星云图资料、闪电定位仪(或 监测网)资料、天气图资料以及高空风资料估算雷暴单体移动速度。上述前 4种 资料,多用于雷暴单体移动速度(方向和速率)的监测。上述最后一种方法,常用 于制作雷暴单体移速的预报。
§ 6.3.2雷暴(以超级单体为例)移速的预报方法
该方法是利用实测风预报雷暴单体移速 C。最近(2000年),Bunkers等(以 下称BKZTW00 )对目前常用的雷暴单体移速C预报方法进行了评述。有兴趣的 读者可参考BKZTW00。
§ 6.4风暴相对风矢(Vsr)
雷暴移速C不仅可用于计算风暴相对螺旋度 SRH,而且可以用于计算风暴相
对风(SRW)
早在1977年,Darkow和McCann (下称DM77)就用龙卷邻(临)近的探空资 料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