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地质7地下建筑的工程地质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地下建筑的工程地质分析 第七章 地下建筑的工程地质分析 地下洞室 : 是指建筑于地下岩土体中,具有一定断面形态和 尺寸,并有较大延伸长度的地下建筑。 而洞室周围的岩体简称为围岩。 实际工作中,一般认为其 是受到开挖影响,大体相当于洞室宽度或 平均直径 3 倍距离范围 内的岩土体。 各类工程中的地下建筑物,一般包括:输水隧洞、导流隧洞、 地下厂房、铁路隧洞、公路隧洞等。其中,各类地下洞室(隧洞) 是主要的地下建筑类型。 第七章 地下建筑的工程地质分析 地下建筑位置的 选择,除取决于工 程目的要求外,首 先要考虑区域、山 体稳定,其次为地 形、岩性、地质构 造、地下水及地应 力等因素的影响。 第一节 地下洞室选址的工程地质条件 ** 区域稳定性及山体的稳定 : 一般要求,建洞地区应是区域 地质构造稳定,无区域性大断裂通过,附近没有发震构造, 地震基本烈度应小于 8 度。 第 七 章 地下建筑的工程地质分析 一、地形地貌条件 ? 山体完整,洞室周围应有足够的山体厚度。 ? 隧洞进出口地段的边坡应下陡上缓,无滑坡、崩塌。 ? 洞口岩石直接出露或坡积层薄,岩层最好倾向山里。 ? 洞口开挖在高边坡时,应不削坡或少削坡即进洞,必要时可做 人工洞口先行进洞,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 隧洞进出口排水方便且不易受水流冲刷。 第 七 章 地下建筑的工程地质分析 隧 洞 选 线 利 用 沟 谷 地 形 示 意 图 第 七 章 地下建筑的工程地质分析 坚硬岩石中开挖隧洞 ------- 围岩稳定, 日进尺快、造价便宜。 软弱岩层、破碎岩层和松散岩层中 掘进 ------ 顶板容易坍塌、侧壁和底板 容易产生鼓胀变形,常需支护或衬砌 后掘进,日进尺慢,造价高。 尽量避开不良围岩,使洞室置于 坚硬岩层中。 二、岩性条件 岩石性质是控制地下洞室围岩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工程工 期和造价的主要条件之一。 第 七 章 地下建筑的工程地质分析 软硬互层或含软弱夹层的岩体,稳定性差。层状岩体的层次愈多, 单层厚度愈薄,稳定性愈差。尽量使洞室置于坚硬岩层和同一岩层 中 ,若不能避免,则将顶围置于坚硬岩层中 。 第 七 章 地下建筑的工程地质分析 地质构造条件对洞室围岩稳定有重要的影响。 ? 尽量使轴线与地区构造线的方向相垂直或成大角度相交。 ? 尽量避开大的断层破碎带或呈小角度相交。 ? 倾斜岩层地区,注意洞轴线与岩层产状的关系。 三、地质构造条件 1) 对断裂构造 : 隧洞所遇断裂破碎带宽度愈大,走向与洞轴线交 角愈小,在洞内出露面积也愈大,对围岩的稳定影响就愈大,特 别是平行于洞轴线的断层更应尽量避开。 第 七 章 地下建筑的工程地质分析 断层对地下洞室选线的影响 第 七 章 地下建筑的工程地质分析 2) 褶皱剧烈地区,断裂也发育,尤其褶皱核部岩层完整性最差。 背斜核部,虽岩层破碎,然犹如石砌的拱形结构,能将上覆岩 层的荷重传递至两侧岩体中去,所以有利于洞顶的稳定。洞顶虽 张裂隙发育,然岩块呈上宽下窄形,不易掉块。 向斜核部岩层呈倒拱形,顶部被张裂隙切割的岩块上窄下宽易 坍落。 另 ----- 向斜核部往往是承压水储存的场所,地下洞室开挖时 地下水会突然涌人洞室。因此,在向斜核部不宜修建地下洞室。 第 七 章 地下建筑的工程地质分析 地下洞室轴线与褶皱的关系 第 七 章 地下建筑的工程地质分析 √ √ 须做工作: 调查分析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类型及泉水出露情况。 水量方面: 对易透水的岩层和构造,特别是喀斯特地区, 应注意其分布规律和发育程度,并结合隧洞设计高程,分析评 价地下水涌水的可能性及涌水量。 水质方面: 资料分析,对 PH < 5 的酸性地下水,应分析水中 侵蚀性 CO 2 和硫酸盐侵蚀性对混凝土衬砌的影响。 四、水文地质条件 选址时最好选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干燥岩体内,地下水量不大、 无高压含水层的岩体内。 第 七 章 地下建筑的工程地质分析 五、地应力 了解初始应力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至关重要。 ? 初始应力状态是决定围岩应力重分布的主要因素。如果围岩内 出现拉应力,压应力集中且较大,对围岩稳定不利。 ? 初始应力场的水平主应力值较大时,洞室轴线最好平行于最大 水平主应力方向 ( 与构造主线垂直,即与主压应力方向平行 )布置, 否则边墙将产生严重的变形和破坏。 第 七 章 地下建筑的工程地质分析 地下洞室在开挖前,山体内部的岩石处于天然应力 (地应力)状态。 地应力一般可分为: 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 变异应力 第二节 洞室设计的工程地质问题 一、地应力及其组成 第 七 章 地下建筑的工程地质分析 二、围岩应力重分布的特征 地下洞室开挖前,岩体内任意点上的应力都 是平衡的。围岩内任意点都有: 1 ? ? ? ? x z z y y x δ δ δ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