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下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下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经·关雎》教学设计 课 型:新授精读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②.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解读、品读中把握诗歌丰富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重点:品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 难点: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了解《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想象、讨论交流 学法指导:大声地朗读,生动地译读,多元地品读,优美地范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诗经》就不懂怎么说话。可见《诗经》的重要影响力,那么同学们读过《诗经》吗? 二.七嘴八舌话《诗经》 1.请学生谈谈对《诗经》的认识、了解 (PPT展示《诗经》文学常识) 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②《诗经》六义: 作品分类:《风》、《雅》、《颂》 表现手法:赋、比、兴 2.教师问:《诗经》离我们远吗? PPT展示--- 跟《诗经》有关的①成语 ②名句 ③诗词 ④名号 《诗经》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着我们 。它的文化传统就像空气一样滋养着我们的民族,它的要素始终流淌在我们的文化血液中。 三.一咏三叹吟读《关雎》 1.全班齐读(订正字音) 窈窕yǎo tiǎo 淑shū女 好hǎo逑 寤寐wù mèi 2.男女和读(读准、体会节奏—四言二字一顿) 3.学生个读、评读 4.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思考: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首诗写了一个君子对一个淑女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 四.诗情画意译读《关雎》 1.吟读诗歌入情先入境,如果把这首诗当成是一个剧本,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导演,你会拍摄几个场景来反映这首诗歌? 雎鸠和鸣图——舒缓、平正(美好,生机,岁月静好)----PPT图片展示 少女采荇图——渴慕、爱慕(清新、活泼) 长夜难眠图——忧思、惆怅(速缓、调沉—急切,速稍快) 琴瑟鼓乐图——喜悦、庄重(“钟鼓乐之”语顿、重音) 2.学生想读诗歌,展开想象以文译读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4.请学生有感情地吟诵诗文。 五.意趣盎然品读《关雎》 引:好诗不厌百回读,《关雎》被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大家深入品读比诗,读出其美。 1.小组讨论交流,寻觅《关雎》的美点; 2.师生交流: 预设以下内容: ①意境美: 关关鸣叫的雎鸠,碧水悠悠的河流,芳草萋萋的君子,左右飘摇的荇菜…… ②情感美: 喜悦、爱慕→苦闷、惆怅→陶醉、幸福 “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③形象美: 淑女:勤劳贤惠、娴静美丽 君子:重情重义、志趣高雅 ④语言美: 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 ⑤艺术表现美: 以景起兴、情景相融 六.诗意栖居再读《诗经·关雎》 1.师生美读(背诵) 2.冠之《诗经》首篇的《关雎》仅仅是一首单纯的爱情诗吗?流传了三千年的经典还为我们的中华文化留下了些什么? ①天人合一,万物和谐 ②才子佳人,琴瑟和谐 ③周礼对婚姻关系的重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小结PPT显示:《诗经》——中华文化创生时期绽放的精神之花。 七.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简单、丰盈而纯美。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亲近它,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二、作业布置: 书面:完成课后练习三(比较阅读,体会情感) 活动:为诗配乐,古诗吟唱 三、板书设计:(使用课件:是) 诗经·关雎 形象美 艺术风采 意境美 诗经 思想观念 语言美 精神准则 情义美 四、教学反思: 因是学生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到《诗经》,拿到课题备课时我很长时间思考的问题是:我们要让学生感知哪些内容?训练哪些能力?受到怎样的情感熏陶? “教什么”?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诗经》作为国学教材的重要篇章,透过这篇课文,作为诗三百开篇之首,《关雎》肯定有着无比丰富的内涵,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有舍弃,有重点,有突破。否则,内容越多,越是走马观花,水过无痕,不能给学生留下印象,也不能锻炼其能力。作为九年级下册最后一篇课文,在初中阶段学生语文素养的最高点遇上这么经典的文本,应该有一场思想碰撞的盛筵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是的,应该如此。 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对我国最早的这部诗歌总集有

文档评论(0)

海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喜欢并擅长诗词写作,喜欢搜集各科教学资料,与广大网友分享,以资教育教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