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5我的叔叔于勒》教案29.docx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5我的叔叔于勒》教案29.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把握人物形象及其作用 ②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 2.技能目标: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分析水平和概括水平、表达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准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性格 说教学难点:理解并概括本文所揭示的主题 教学方法: 1、整体感知法 课前指导学生阅读小说,课上让学生概述情节,把握主要人物的主要情况,整体感知小说。 2、比较教学法 比较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的前后称呼和态度变化,分析从中暴露出的社会问题。 3、小组讨论法 通过人物形象分析,深入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步骤 1.新课引入 我们有很多同学是独生子女,能告诉老师还有哪些同学不是?(学生举手示意)哪位同学愿意告诉我们你的兄弟姐妹(请一两位同学介绍)你和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关系怎样?如果有一天你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在金钱、地位上发生变化,你们的这种亲情还会保持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总结引申),在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生活中,手足之情并不像大家说的那样美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我的叔叔于勒》 ,体会一下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 2.明确学习目标( 出示课件 )①把握人物形象及其作用 ②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 3. 理解作者( 见课件) 莫泊桑: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作品 300 多篇。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漂 亮朋友》、中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米龙老爹》等。 左拉对他作品的评价是(课件):“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 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窗口, 读他的作品的时候, 能够是哭是笑, 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 介绍写作背景( 课件) 《我的叔叔于勒》写于一八八三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但和工 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巳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 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 , 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 6. 师。昨天我们已经熟读了课文,现在我们来完成两个任务:( 出示课件 ) ⑴概述情节 ⑵精要归纳 请用简洁的语言 , 将小说的人物、时间、地点、交待清楚,按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概述故事。 例:《故乡》 深冬,我乘船回故乡,看到故乡萧索景象,心情悲凉起来。在故乡时我见到了闰土和杨二嫂。 卖掉老屋后,我带着母亲和宏儿离开了故乡。 学生概述情节 年轻时于勒大肆挥霍,人财两空,被看成是 “祸水 ”,落得扫地出门的地步。既至美洲,赚了小钱,两年后又发了大财,成为大家的 “福星 ”。菲利普一家渴盼有钱的于勒归来.二姐也所以找到了未婚夫,一家人都很高兴,出国到哲尔赛岛的旅行,他们在船上却见到一个酷似于勒的穷苦 的卖牡蛎的人,菲利普先生在船长那里得到了可怕的印证.不但发财的梦想化为乌有,进入上流社会的美梦成为泡影,眼下二女儿的婚事也岌岌可危。最后全家不动声色地改乘海轮回来.全文结束. 现在我们再对全文作精要归纳 . (出示课件 ) 如《故乡》一文可归纳为: 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随着上于勒由穷——富——穷的身世变化菲利普夫妇对他的态度、称呼也在发生变化。 现在请同学们找出随着于勒由穷—富—穷的变化, 夫妇二人对他态度和称呼变化的词语。 (出 示课件 ) 当于勒 他们的态度在变化中不变的是夫妇二人金钱至上的观点 现在我们再来找出随着于勒身世的变化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又有哪些变化?( 见课件) 穷: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 富:正直,有良心,好心,有办法的 穷: 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 那人 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和态度变化中暴露出什么社会问题?( 见课件) 一些人金钱至上 , 失去人性。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 小说中除了塑造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的形象外, 还塑造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谁是小说的主人公?为什么?( 见课件) ⑴小说创作的意图是通过人物彼此交往的关系和思想感情的变化, 反映社会生活。 所以判断作品中的某一人物是不是主人公,关键应看这个形象的塑造是否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本文所要揭示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腐败现象, 而文中最能揭示这个主题的是菲利普夫妇,所以他们是作品的主人公。 ⑵于勒起什么作用?( 出示课件 ) 他是线索性人物,课文用他来组织材料,结构故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并不是靠他来揭示主题。 ⑶你怎样看待小说中的“我”? (出示课件 ) 我富有同情心,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见证人、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0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