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典诗词赏析方法指要.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 / 语文教学宝典 / 教学文摘 编订: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古典诗词赏析方法指要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张家鑫   初中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赏析方法,在现阶段还处在泛读,背诵阶段。而如何深读,精读,学生可能普遍感到一定难度,笔者就此作出一些探讨 。   一.调整语序法   “诗词”是精练的语言沉淀,是叙事,写景,抒情的高度浓缩,因此,古典诗词的字面形式往往是“跳跃式”的。同时,也因为古典诗词中押韵、平仄、对偶格律等的要求,所以,按字面语序理解,可能有难度。于是就应考虑是否调整一下语序,看看是否可行。现举例说明 :   例(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诗句按现代的语序习惯调整后应是“天上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因此,联系诗句可知诗意是 :天空中只有稀疏的几颗星星,“我”在前行的山路上,感受到了零星的小雨。这显然是一幅夜晚旅人图。   例(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灏《黄鹤楼》)   调整语序应是“日暮何处是乡关,江上烟波使人愁”意思是“傍晚了,我的故乡在哪里?回头见江面烟霭弥漫,更使我愁绪涌上心头”这里低沉的绵绵愁思跃然纸上,更增添了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诗歌都要调整语序,如果语言风格与现代汉语语言习惯类似,就不需要作调整了。反之,尝试作一些局部调整,重新组合,其诗意就能更理想地彰显出来。   二.活用词类法   活用词类就是探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在古典诗词中的词性变化情况,以便能透彻地理解诗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新意。   例(1)“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诗句连用了6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铺叙了萧瑟的景物特征。如果不从词性变化的角度来认识,就不太容易解释。因此,活用这一系列名词或名词短语后,意思就鲜明了。在冷飕飕的西风的劲吹下(名词作状语),在古道上(名词作状语)我骑着一匹瘦马慢慢前行(名词作动词)。那乍小的木桥旁(名词作状语),溪水缓缓流动,(名词转动词)旁边坐落着几间稀疏的房屋。(名词转动词)诗中用了一系列的特写镜头,写了人(一个天涯游子),事(行进在回乡路上),景(凄凉,冷落,萧瑟),使人产生了无尽的遐思……   例(2)“长风万里送秋燕,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   诗句中“酣”是形容词,有“畅饮痛快”之意,在诗中活用作动词,是“痛快地饮酒”之意。这个“酣”字,精练地刻画了“侠客”“诗仙”李白的形象,使人如见其人,如观其“饮”。   由此可知,了解古典诗词中某些词的词性变化,能够整体感知诗词的意义,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既疏通了诗文意思,又了解了诗词中精炼的字词意义,更有助于提升了对主题的认识。   三.寻觅“诗眼”法   “诗眼”是诗词中最能提携全篇,提升形象,提炼主题,表现诗人感情的“字眼”。 实际上,寻找“诗眼”对初中生而言难度颇大,但如果在疏通了全诗句的意思 ,了解诗文的写作背景,体会出诗人的情感积蓄或爆发后,也许这个“诗眼”就会自然显现于读者面前。这个“字”或“词”就成为了领起诗作结构,表现感情线索的“ 诗眼”了。   例(1)“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其诗作背景:作者贬官,于谪居途中所作。因此心境压抑是全诗的感情基调。作者既想忠君报国而义无返顾(欲为圣明初弊事,肯将……),也对前途渺茫叹感生死未卜,思想极为复杂(云横秦岭家何在……),所有的念头均因“贬“而发。因此诗中”贬“字很明显地作为”诗眼“来张目,起到引起全诗的作用。   例(2)“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文档评论(0)

寓文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