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解答题中的存在性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1 立体几何解答题中的存在性问题 如图,在三棱柱中,,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恰为点B, 且BAC B A C A1 B1 C1 (1)求棱与BC所成的角的大小; (2)在线段上确定一点P,使, 并求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解法:(1)如图,以A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BACA B A C A1 B1 C1 z x y P ,. , 故与棱BC所成的角是. ………………6分 (2)设, 则. 于是(舍去), 则P为棱的中点,其坐标为. ……………8分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 即 令 故 ……………11分 而平面的法向量=(1,0,0),则 故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 ………………13分 2.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底面ABCD为菱形,PA⊥平面ABCD,,E,F分别是BC, PC的中点. (Ⅰ)证明:AE⊥PD; (Ⅱ)若H为PD上的动点,EH与平面PAD所成最大角的正切值为, 求二面角E—AF—C的余弦值. (Ⅰ)证明:由四边形ABCD为菱形,∠ABC=60°,可得△ABC为正三角形. 因为E为BC的中点,所以AE⊥BC. 又BC∥AD,因此AE⊥AD. 因为PA⊥平面ABCD,AE平面ABCD,所以PA⊥AE. 而PA平面PAD,AD平面PAD 且PA∩AD=A, 所以AE⊥平面PAD,又PD平面PAD. 所以 AE⊥PD. 解法:由(Ⅰ)知AE,AD,AP两两垂直,以A为坐标原点,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又E、F分别为BC、PC的中点, 所以A(0,0,0),B(,-1,0),C(C,1,0), D(0,2,0),P(0,0,2),E(,0,0),F(), 所以 设平面AEF的一法向量为 则 因此 取 因为 BD⊥AC,BD⊥PA,PA∩AC=A,所以 BD⊥平面AFC, 故为平面AFC的一法向量. 又=(),所以 cos<, >= 因为二面角E-AF-C为锐角,所以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3.如图3,在四面体中,,且 图3(1)设为的中点,证明:在上存在一点,使,并计算的值; 图3 (2)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解法一:(1)在平面内作交于,连接.   又,,    ,   .   取为的中点,则, , 在等腰中,, , 在中, ,, 在中, , , (2)连接 , 由,知:. 又, 又由,. 又,又是的中点, ,,, ,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等腰中,, 在中, , 在中, . 解法二:在平面中,过点,作交于,取为坐标原点,分别以,,所在的直线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如图所示) 则 为中点, 设 . 即,. 所以存在点 使得 且. (2)记平面的法向量为,则由,,且, 得, 故可取 又平面的法向量为 .. 二面角的平面角是锐角,记为,则 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侧棱PA⊥底面ABCD,AB=,BC=1,PA=2,E为PD的中点. (Ⅰ)求直线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 (Ⅱ)在侧面PAB内找一点N,使NE⊥面PAC,并求出N点到AB和AP的距离. 解法1:(Ⅰ)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B、C、D、P、E的坐标为A(0,0,0)、 B(,0,0)、C(,1,0)、D(0,1,0)、 P(0,0,2)、E(0,,1), 从而 设的夹角为θ,则 ∴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Ⅱ)由于N点在侧面PAB内,故可设N点坐标为(x,O,z), 则,由NE⊥面PAC可得, ∴ 即N点的坐标为,从而N点到AB、AP的距离分别为1,. 解法2:(Ⅰ)设AC∩BD=O,连OE,则OE//PB, ∴∠EOA即为AC与PB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在△AOE中,AO=1,OE= ∴ 即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Ⅱ)在面ABCD内过D作AC的垂线交AB于F,则. 连PF,则在Rt△ADF中 设N为PF的中点,连NE,则NE//DF, ∵DF⊥AC,DF⊥PA,∴DF⊥面PAC,从而NE⊥面PAC. ∴N点到AB的距离,N点到AP的距离 9.如图,已知平面α∥平面β∥平面γ,且β位于α与γ之间.点A、D∈α,C、F∈γ, AC∩β=B,DF∩β=E. (1)求证: EQ \F(AB,BC) = EQ \F(DE,EF) ; (2)设AF交β于M,AD与CF不平行,α与β间距离为h′,α与γ间距离为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