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侗锦的特色看侗族美感的发展.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侗锦的特色看侗族美感的发展 侗族织绣有极为悠久的历史,影响非常广泛,代代传承、长 盛不衰,现仍广泛见于整个南部侗族社区和部分北部侗族社区。 侗族织绣可分为织锦和绣锦两大类,织锦也称侗锦(或“纶 织”),绣锦也称侗绣。侗锦是侗族织绣中的精品,是侗族人民 印刻在布匹上的史诗,是我国少数民族三大锦之一, 1 堪称世界 民族纺织工艺的瑰宝,有着极高的价值。 一、侗锦的编织技术 侗锦编织采用通经通纬技术,织成后两面起花,精美非常。 其制作工艺有两种:第一种为机织,制作材料一般有侗布、五彩 丝线、绒线,而制作工具为斜织机(又称陡机)、竹条、绣针、 挑针等等。 机织锦就是在织锦机上通过手工编织而成的帛锦, 机 织锦又可分为穿织锦和挑织锦两类。 而穿织锦则又可分为穿织素 锦、穿织彩锦两种。穿织素锦是先把经线稳定在斜织机上,并通 过控竹条来实现预想图案, 再运用穿梭的方式将纬线反复穿过经 线后逐一打紧, 再通过各种技术编织成所设计的图案, 并织成布 匹,所使用的织线主要有黑白两色, 色彩素雅, 故称为穿织素锦, 穿织彩锦技法相同, 只是织线的色彩非常丰富。 而竹条数量一般 120根到 180根不等,而经线通常有 800丝到 1040丝不等, 2根 据侗锦大小来确定, 一般机织锦都是大幅侗锦。 挑织锦也是彩锦, 也在斜织机上制作, 根据所设计的图案格式利用挑针带领纬线穿 过经线,并随之打紧,逐步拼凑后成为所设计的图案。第二种为 手工刺绣, 手工刺绣是在侗布上采用各色线刺绣而成, 其刺绣针 法较多,有盘筋绣、平铺绣、锁丝绣、连环结子绣和剪绣(花) 等。一般而言,编织一幅侗锦,通常要经过轧棉、纺纱、染纱、 绞纱、绞经、排经、织锦等十余道工序, 并且全部都是手工操作。 3 二、侗锦的色彩偏好 侗族穿织素锦所呈现的图案颜色为青色 4(其实是黑色)和 白色两种。其中,以白线作经线称白底素锦,以青线作经线的称 青底素锦。穿织彩锦的图案色彩极为丰富, 主要有以红、 黄、白、 紫、蓝、黑、绿等染色纱线而呈现出彩色图案,色调和谐,艺术 效果强烈。彩色锦则以白色或黑色为底,交织红、黄、绿诸色, 色彩艳丽、节奏明快、高贵典雅。侗锦取色既有采摘山野,也有 采摘自种的各种植物,蓝靛是侗族人民长期大量种植的一种染 料,而辣椒、葫罗卜也是经常用到的取色原料。侗锦大体都以黑 白两色作为基本色调,这虽与黑白色色调特征有密不可分的关 系,但也未尝不是对上古混沌开初时天地玄冥的一种记忆。 三、侗锦的图案纹样 侗锦图案多采取概括、 抽象及夸张变形等手法, 象征性的表 示世界万物,寓意丰富,结构精密严谨,其装饰性强烈,表现了 侗族特有的高雅、优美、质朴、精致、细腻的艺术风格。图案纹 样包罗万象,主要有几何纹、动植物纹、生活场景图案、自然现 象图案、吉祥文字图、神话故事图等。以其图案大小可分为大花 锦、小花绵等。现存播阳民间珍藏一幅大型侗锦,用极夸张的手 法描绘了长篇神话史诗“金汉与黎妹”的故事。 这幅锦帛记载了 黎妹以竹竿压肩,挑起亡夫的衣物,去寻找亡夫金汉,一路上拔 山涉水,趟过浑水河,翻过崇山峻岭,艰难的越过沼泽之地,一 路上战胜了恶龙巨鱼、豺狼虎豹、大型蜈蚣等异怪动物,最终到 达了雁鹅村, 在雁鹅村的村口正有一群雁鹅在迎接她, 而萨神为 黎妹纯洁坚贞的情感所感动,便允许黎妹带着金汉还阳返回人 间。这幅侗锦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让人惊叹不已。著名 学者李鸣高先生说:这是一幅“绣在侗锦上的文化”。 6 人们 猜测不出这位侗家姑娘是先绘图再绣, 还是凭着高超的技艺和过 人的智慧一线绣成,其刺绣工艺之精湛,也叹为观止。据《贵州 经新志》中记载:古代侗族人民“刺绣杂纹如绶, 织花细如锦”。 《黎平竹枝词》曰:“松火夜偕诸女伴,织成侗锦纳官输”。可 见,侗锦都多见以几何纹样,都喜爱使用日、月、星形图案,都 喜欢使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各种事象的形态,这些都与古越族崇 尚。 席勒说:“发达的美感可以改良习俗, 经过教养的鉴赏 力通常是同知性的明晰、 情感的活跃、 自由思想以及行为的庄重 联结在一起的,而缺乏教养的人却与此相反。 古代一切最有 教养的民族……那里美的情感同时达到了其最高的发展, 而在原 始的民族或者野蛮的民族那里却不乏相反的例证。 ”侗族是古代 也成为了美感发达的民族,为人类社会留下了丰厚的文化成果, 奠定各个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石。 也成为了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