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用鹰架式语言教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264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第18卷第2期 家長應用鷹架式語言教學增進自閉症幼兒自發語言之研究 PAGE 265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第18卷第2期(94年9月)235~266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第18卷第2期(94年9月)235~266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增進自閉症幼兒自發語言之研究 曹純瓊? ? 曹純瓊:輔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 投稿收件日:94年03月30日;修正日:94年07月01日;接受日:94年07月08日 摘 要 本研究係研究者延續2000,2004年自閉症兒童鷹架式語言教學之後續研究,旨在探討家長應用鷹架式語言教學增進自閉症幼兒自發語言能力之效果。本研究以3名自閉症幼兒為個案,採單一受試之跨情境設計;另以休閒與學習活動情境做類化探試,並進行家長自評與專家教師觀察評值及訪談以探討家長介入成效。 家長經研究者事前訓練後在實驗階段有系統依序介入鷹架式語言教學到盥洗、我的生活、我的家人等三個不同家庭情境。自變項為參酌修正先行研究的鷹架式語言教學:事件語意圖、語詞卡、語句卡、情境相片及引導式發問等語言支持。依變項為自閉症幼兒在不同階段測得的口述事件能力、連貫性、語法句型結構、詞素數及平均句長等語料,透過目測分析與C統計考驗或描述性統計處理,以驗證學習與類化效果;並採描述性統計與質的分析家長觀察評值與訪談對家長介入進行過程評鑑。其結果證實家長精熟鷹架式語言教學則即使是年幼中重度個案也有增進自發語言能力及類化效果。 關鍵詞:自閉症幼兒、鷹架式語言教學、自發語言 家長應用鷹架式語言教學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第18卷第2期(94年9月)235~266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第18卷第2期(94年9月)235~266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曹純瓊? ?曹純瓊:輔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 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 自Kanner於1943年發表「幼兒自閉症」以來,學者陸續的臨床與研究發現使自閉症概念與診斷愈來愈明確。其結果使自閉症人口有明顯成長趨勢,若包含非典型自閉症,則從早期每萬名兒童約2-5人盛行率驟昇至近年每千名兒童約4-6人(宋維村,2002)或7人(Painter, 2003)。為掌握腦神經修整可能關鍵期(Lovaas Smith, 1989; Perry, Cohen, DeCarlo, 1995)或環境對腦結構或功能仍具影響的生命初期,以阻斷自閉症幼兒症狀的持續發展與永久性,避免異常與遲緩現象惡化或二次障礙衍生,有效教學與療育的開發與實施是必要的。 語言溝通障礙是自閉症幼兒最顯著的核心症狀。約六成無口語(Tiegerman, 1993),五~六歲左右是發展出自發語言的關鍵期。五~七成接受早療者可發展出口語(Koegel, 1995),然仍有明顯遲緩與不均衡現象(Frith, 1989)。即使是高智商者仍有仿說(宋維村,1992)、自由情境中自發性溝通頻率與類型表現貧乏、許多語彙記憶無法串連成較長較複雜的表達或敘述、及缺乏彈性使用語言於會談等困難(宋維村,1992;Jarrold, Boucher, Russell, 1997; Frith, 1989, 1991; Koegel, 1995 )。因此,在融合班級常有無法與普通同儕正常的社交溝通,學業成就受到嚴重影響。可見學前階段發展出自發語言對自閉症幼兒是關鍵期,語言教學是該階段相當重要的活動。 家長是重度障礙幼兒學前階段最理想的語言教師。由於幼兒相當依賴透過家長與環境互動,家長因此不僅需費心提供幼兒互動的動機,並需努力與之溝通;因此Yeh(1994)建議自然發生的社交互動情境是最適教導會話及使用語言的理想情境。在此自然情境中,家長若能應用有效的語言教學,則可適時順利地誘發出自閉症幼兒自發語言。李淑娥(2001)、官育文(2002)等亦證實家長主導的語言教學最易擴展、延伸及類化。 四十餘年來自閉症語言教學取向的變遷,從過去傳統行為矯治、自然情境教學(milieu teaching)、認知行為教學到高度結構化教學、同儕介入等多元開發,各有教學特色與成果。但是以學前幼兒為對象,期透過家長的介入,促進自發語言及類化至日常溝通互動的研究相當罕見,仍是教學者努力突破之挑戰。研究者(2000)根據多年嘗試前述多種語言教學結果,雖有教導自閉症兒童習得語彙或語句效果,然仍有語用與類化困擾。不過,從相關文獻發現鷹架(scaffolding)理論頗符合語用發展條件,且所強調的自然情境互動式教學及提供一個符合幼兒「接近發展區域」(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的彈性語言支持情境,確有強化自閉症兒童的自發語言溝通及促進彈性使用符合社會規範之語言能力與類化之可能。因此,首開先例

文档评论(0)

xinxinas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