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泰山版品德与生活四年级上册《家乡变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看看家乡的现在,发现家乡的变化。
2、培养学生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为建设家乡贡献自己一份力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看看家乡的现在,从而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视频。
2.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关于家乡变化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考考大家: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我们现在照明用的是什么?出示课件。
师:是啊,现在的灯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都有。从照明的变化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家乡的变化也日新月异。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小组交流
师:课前大家已经根据自主学习单进行了预习,相信你们一定搜集了很多关于家乡变化的资料。是不是想赶紧展示给同学看呢。下面我们进行小组交流。在讨论前看一看温馨提示。读课件文字。
好,开始吧。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三、汇报展示
师:同学们讨论完了,坐得真端正。下面我们以衣食住行的顺序依次上台展示。
各小组上台展示,教师评价。
衣:了解人们“穿”的变化。以前的衣服颜色单调、样式单一。现在的衣服颜色鲜艳,款式多样。总结板书。
食:小组向大家介绍人们“吃”的变化。过去的生活很苦,饮食只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 要。每人每月所需要的粮食和食用油都要定量供应,必须凭票才能够买到,吃什么都不能随便,又没有油水,人们的体质普遍都比较差。现在农村办起了大型养殖场,建起了蔬菜大棚,水果大丰收,我们肥城的桃驰名中外。板书。
住:小组向大家介绍人们“住”的变化。以前人们住的是瓦房、平房,低矮破旧,现在都住上了楼房。学生评价。板书
行:小组向大家介绍人们“行”的变化。过去只有土路,只能用马车、牛车运东西。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现在可不同了,到处都是宽敞又平坦的公路,下雨天人们也能安全出 行,不比担心滑倒。板书。
你们还找到了哪些资料呢?环境、家用电器的变化、娱乐活动的变化等等。
观看微视频,回顾家乡的变化。思考:
我们的家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变化呢?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党的好政策)
五、激发情感,畅所欲言
你想让家乡变得更美吗?那你可以为家乡做些什么?
(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保护公共设施、向周围的人宣传环保知识)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你们都是热爱家乡的好孩子。
六、帮一帮,辩一辩
小明想请你们帮帮他,来看看他遇到了什么难题?
1、小明的父母收割完小麦后,就把秸秆直接留在地里烧掉,小明劝告父母,妈妈却说他是小孩子,不要管大人的事。他该怎样做?
(焚烧秸秆污染环境,也不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我是家乡的小主人,有义务维护家乡环境,不能让它变得越来越差。)
2、来看这幅图片,孩子们吃完饭后,在水管旁刷洗餐具,没吃完的饭菜直接倒在了水池里。这种做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果实,不能随意浪费)
我们现在拥有的所有东西都是用劳动换来的,不能因为生活好了,有钱了就浪费。
七、评价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说的真好,你们都是懂事的好孩子,我们的家乡因为有了你们这些小主人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你心目中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课下同学们可以绘画的形式描绘一下自己心目中家乡未来的样子。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家乡的变化,看到了家乡的新面貌。最后让我们在一首好听的歌曲中结束本课。一起来听《越来越好》,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祝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好”。
四年级上册《家乡变了》学情分析
《家乡变了》是泰山出版社品德与社会教材第八册第12课。本节内容的编排是让学生“了解生活,热爱家乡”的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我们的课堂教学强调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理论学习上还是实际运用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班孩子年龄大部分在10岁左右,年龄结构比较正常,男女生比例均衡,但部分学生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当讲授的内容符合他们的口味或兴趣浓厚时,也会聚精会神,鸦雀无声。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无论是健康知识的传授,还是身心的成长、个性特点的塑造都需要我们细心去观察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