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男性倾向与女性倾向以及男女在职场生活中地位的 转变
霍夫斯泰德的五个文化维度
荷兰心理学家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是研究跨文 化交际的重要理论之一, 他认为“文化通常发挥的作用是增加冲 突而非创造协同。 文化冲突在交往中往往是一个自扰, 甚至可能 是一个灾难”。 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文化在不同国家背景人们的 沟通起着重要的作用。 霍夫斯泰德对来自 66 个国家和地区的 1.6 万 IBM 公司的职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经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 了五个文化维度: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体主义和集体主 义,男性倾向和女性倾向,短期取向和长远取向。尽管这个分析 还不究善,但却是应用于研究跨文化交际最普遍的理论之一。
男性倾向和女性倾向的解释 男性倾向和女性倾向是社会是否对男性特征,如“攻击 性”,“武断”赞赏,还是对其他特征的欣赏,以及对男性和女 性职能的界定。 霍夫斯泰德把这种以社会性别角色分工为基础的 “男性化倾向”称之为男性或男子气概所代表的文化维度 (即所 谓男性度 masculinity ), 它是指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差 距明显,男性应表现的自信,坚强,注重物质成就。女性应表现 的谦逊,温柔,注重生活质量。而与此相对应的女性化倾向则被 称之为女性或女性气质所代表的文化维度(即所谓女性度
femininity )。它是指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互相重叠,男 人与女人都表现的谦逊,恭顺,关注生活质量。
男性度 / 女性度的倾向用男性度指数( MDI: Masculinity Dimension Index )来衡量,这一指数的数值越大,说明该社会 的男性化倾向越明显, 男性气质越突出 (最典型的代表是日本) ; 反之,数值越小,说明该社会的男性化倾向越不明显,男性气质 弱化,而女性气质突出。男性气质突出的国家中,社会竞争意识 强烈,成功的尺度就是财富共鸣,社会鼓励和赞赏工作狂,人们 崇尚用一决雌雄的方式来解决组织中的冲突问题, 其文化强调的 是公平、竞争,注重工作效绩,信奉的是“人生苦短,应当快马 加鞭,多出成果”,对生活的看法则是“活着是为了工作”,而 在女性气质突出的国家中, 生活质量的概念更为人们看重, 人们 一般乐于采取和解谈判的方式去解决组织中突出的问题, 其文化 强调的是平等团结, 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物质上的战斗, 而 是心灵的沟通,信奉的是“人生是短暂的,应但细细品尝,对生 活的看法则是工作是为了生活”。
男女职场地位的转变
2.1 前 50 年的状况 西方文明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 就一直盛行家长制的社会体 系。在这种体系下,男性比女性有更多的支配权。
在 20 世纪初,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职位上看,男性都在 职业场所占有统治性的地位, 而呆在家里的妻子则把自己的一切
都献给家务劳动, 这就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特征。 造成这种事实的 原因有两点原因:一是家长制社会体系;另一个则是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正是工业革命使原来家庭中的有薪劳动 消失了。 当然,一般来讲只有那些白人的中产阶级才会让妻子呆 在家里(因为只有他们有钱养活赋闲在家的妻子),但是整个社 会却因此普遍认同一种观念―“女性就应该呆在家里”。
在 20 世纪初,美国的劳动力性别差异非常明显。当时男性 的就业率为 80%,而女性的就业率只有 19%。从 1900 年到 1940 年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 但是, 男性和女性的就业率几乎 没有什么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男人都去打仗了,女性的工 资水平比过去有所提高, 但是女性的就业率并没有持续上升, 战 争结束后的 1920年,女性的就业率为 21%,比 1910年的 23%还 要低一点。当时的工会和政府都没有为女性经济角色的暂时转变 做好准备,当男人打仗回来的时候,他们得到了就业的优先权, 女性劳动力又被排斥了。 大萧条期间美国最高失业率达到了 25%, 失业的男人在家庭中没有地位, 过去享有的权威消失殆尽他们因 此而自惭形秽。 由此“大萧条”引发了男性对职业女性特别是对 有工作的太太们的怨恨, 一些男人认为正是她们剥夺了男性的就 业机会,使男性不能再养家糊口。
大萧条后马上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次大战成为了男女 经济角色的一个转折点。 与“一战”的情形相类似, 二战对女性 临时劳动力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政府的号召唤起了她们的爱国主 义情绪, 很多女性参与到与战争有关的行业中去, 她们开始从事 一些技能性的、收入较高的工作,并且当战争结束的时候,这种 劳动力并没有像一战结束时那样迅速回到“正常状态”。相反, 一种新的情形出现了。
后 50 年的变化
在 20 世纪的后 50 年里,男女的性别角色在很多方面发生了 很大变化。女性的就业率从 1950 年的 31%上升到 20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