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华侨对祖国抗战的医药支援.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论华侨对祖国抗战的医药支援 抗战时期 , 海外华侨为了帮助祖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的 侵略 ,对国内给予了广泛持久、形式多样的支援。他们捐助大批 急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缓解了国内缺医少 药的状况 ; 他们选派医技人员回国 , 参加战场救护 , 实践疆场 ; 他 们以报效祖国之志 , 为国内培训了大批医护卫生人员。华侨对抗 战的医药支援 , 是其对抗战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 张旺清(1964-), 男,广东药学院人文社科部教授 , 主要研究 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 ( 广东广州 510224) 抗日战争时期 , 侨居海外的广大炎黄子孙为了帮助祖国人民 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 对国内给予了广泛持久、形式多样的支 援,医药支援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经年来 ,学界对华侨在这 方面所做的贡献鲜有专门论述 ,本文略作探讨 , 以期从一个侧面 揭示华侨对抗战做出的巨大贡献 , 加深对华侨在抗战中地位和作 用的认识。 抗战开始后 ,国内经济匮乏 , 物资紧张 ,医药物资更是严重不 足, 缺医少药成为抗日军民面临的主要困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抗日武装力量 ,不仅要以血肉之躯抵御敌寇的炮火 , 而且要在艰 苦的条件下与伤病相抗争 , 当时八路军、新四军所面临的状况 是: “前线药物缺乏 ,尤以外科用具 ,更深感不敷 , 各地野战医院 设备简陋 , 致令负伤战士不能及时治疗每因伤重而毙 命。” [1](P51)而各方面条件均比中共领导的抗日军队优越得多 的国民党军队 , 在抗战之初其缺医少药状况也未可乐观 ,“医生、 药品均极缺乏 , 受伤患病官兵境遇之惨 , 有不忍言 者” [2](P619) 。由于缺医少药 , 伤兵得不到及时的医护和救治 , 往往造成不应有的伤残或死亡 , 严重地影响到士气和部队的战斗 力。 战时医药物资短缺、 困难重重 ,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 战争本身 无疑是最根本的原因。 一是战争导致中国医药损失巨大。 八年抗 战中 ,中国的医疗体系遭到日军的严重破坏 ,医院和医疗机构损 毁严重 , 医药物资和器械损失也极其巨大。 据不完全统计 , 战时仅 国民党军队在医药方面损失就达 10.69 亿元之巨。 [3](P148) 二 是战争对中国医药工业的破坏也极其严重。 战前中国医药工业本 身就极端落后 , 战争爆发后 , 随着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的陷落 , 中西药业大部遭到日军炮火的摧残 , 部分中西药厂或内迁或逃往 港澳。中药业则由于交通阻碍 ,收购困难 , 生产也大都被迫中断 , 此乃战争初期医药生产锐减 , 医药短缺的一个重要根源。三是战 争的残酷性驱动了对医药的需求。战争本身意味着伤亡 , 而日本 帝国主义在战争中采用野蛮的行径及手段 , 特别是公然违反国际 法准则 , 实行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等 ,加剧了我国抗日军 民的伤亡。在八年抗战中 , 日寇施放过霍乱、疟疾、伤寒、鼠疫 等各种疫源细菌 , 制造了一起起惨绝人寰的罪行 , 仅 1938年 8月, 日寇在华北地区施放霍乱、 伤寒等病菌 ,造成疫病流行 , 致使我民 众染疫而亡者“一个月中已达四五万人” [4](P125) 。日寇除散 布细菌外 , 还在战争中使用毒气 , 也造成了抗日军民的大量伤亡。 据不完全统计 , 仅 1937年 9月至 1940年 5月, 三年中八路军中毒 官兵即达 10475 名。 [4](P135) 这些都在客观上驱动了对医药的 需求。四是战争造成了恶劣的生存环境 , 大量人群的流离失所 , 使得疾病的流行也较过去更为普遍、严重。武汉会战时期 , 国民 党参战部队大都受到恶性疟疾的侵扰 , 有些部队“患者几超过全 军之三分之一” [5](P121) 。另据记载 ,1939 年秋后 ,晋察冀边区 和部队中 , 疟疾流行明显增强 ; 回归热、痢疾等各种传染病曾经在 山东、陕甘及江南等地年年有过流行。 [6](P89-123) 战争与瘟疫 相伴生的结果必然导致对医药需求的增加 , 战时中国医药物资紧 缺盖源于此。 在当时国内经济困难、医药生产难以为继的情况下 , 医药物 资的严重短缺成为制约和影响抗战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 因而寻 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这方面 , 除积极争取 国际社会的援助外 , 国共两党都不约而同地把希望寄托在散居世 界各地的广大侨胞身上。国民党在抗战开始后 , 向华侨发出了 “捐献医器药品 , 以救护伤兵” [1](P154) 的口号。 中国共产党在 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时 , 深感医药物资的匮乏和医护人员的 奇缺 ,也曾迭次吁请海外侨胞“予以购置防毒、防疫、棉衣、药 物等经济上之援助” [1](P51) 。广大的海外侨胞纷起响应 , 以各 种形式向国内提供医药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