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如何系统地分析自己的资金使用情况,做好投资。.pdf

教人如何系统地分析自己的资金使用情况,做好投资。.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奉行稳健,并被认为一生只投资消费垄断企业的巴菲特,近年来 却频频以大手笔投资涉足新领域。在这些被称之为“豪赌”的交 易背后, “股神”的选股策略和原则其实并未改变。 ①公司产品或服务有定价权 巴菲特在1981年致股东信中写道:这种公司必须具备两个特 性:(1)能轻松提价而不担心市场占有率或销量大幅下滑;(2) 货币计价的营业额在只需追加少量资本支出,且不需要特殊管理 技能的情况下就能大幅增长。“定价权”后又被巴菲特进一步发 展为“商业特权”,这意味着公司不仅规模大且具有一定的垄断 地位,这能使其在不利的内外部环境下也不会遭受致命伤害,巴 菲特称拥有这种特质的企业为 “希望之钻”。 案例:2009年斥资260亿美元投资北柏林顿铁路公司是巴菲 特最大一笔单笔收购项目。对于入股这个 “黄昏行业”,他自 称是出于结构和趋势的考量。燃料价格的上涨让铁路的优势明显 提高,稳定的市场需求和客户基础让其拥有了变相垄断的特权, 因此这就满足了伯克希尔的“有稳定现金流和盈利来源”的要求。 效仿难度:该类企业的另一特点是:投资门槛高 ②低价 巴菲特只喜欢以比他认为真正所值的价钱低很多的价位来购 买股票,所以即使对于垃圾债券,他的损失也很有限。在最近写 给股东的信中,他说,对于那些垃圾债券,当时收取了足够的溢 价,这使我们在三年前的糟糕情形下没有受太大牵连。 案例:三年前金融危机中,通用电气陷入现金流泥潭,巴菲 特收购了3亿美元的优先股,每年分红高达 10%,折合下来成本 价仅为5.4美元,所以虽然现在GE 的股价依旧在20美元上下徘 徊,但巴菲特的投资回报要远远领先于公众投资者。而类似的投 资还有沃尔玛,目前其股价也比巴菲特曾经支付的价格高出几美 元。 效仿难度:抄底的运气和眼光并非人人都有 ③较高的股权回报 (ROE)持续充沛的现金流、低负债 巴菲特喜欢使用ROE这一衡量公司盈利能力最为常见的指 标,倾向于挑选那些可以掌握未来10年以上 ROE变动的公司, 也更加中意那些不需要股东不断注入资本金来扩大生产就可以 提升业绩的公司。其在1980年的致股东信中写道: “我们更偏 好于并购能 ‘产生现金’而不是会 ‘消耗现金’的公司。” 案例:过去五年,美国润滑剂制造商Lubrizol的ROE十分稳 定,保持在13.5%上下。而巴菲特上世纪90年代买入的 “华盛 顿邮报”多年以来ROE都保持在15%以上,是报业同行平均水平 的2倍。同时期入主的两家保险公司“GEICO”和“通用再保险”, 除了负债率极低外,巴菲特还看中它们每年手上200多亿美元的 闲散资金。 效仿难度:这同样需要较高的投资门槛,此外,还需在别人 没注意到这块肥美猎物前就先将其掳获 ④稳定的管理层 伯克希尔旗下拥有70多家公司,但其原则是从来不向并购的 企业提供管理人才,被购并公司必须“自备”优秀人员。而一旦 决定买入一家公司,巴菲特则会绝对信任原本的经营团队,并授 予充分的权力,甚至不会动辄要求CEO们到总部报告绩效。这带 来的好处是,管理层稳定,从而可以为公司持续地创造现金。 案例:2006年5月,巴菲特以40亿美元购买了以色列金属 切削工具私营企业伊斯卡80%的股权。其受到 “股神”重视的其 中一个原因就是该公司管理者的能力,他们不断开发新工具以提 高客户的生产效率,“我确信,如果成交,我们将拥有特别优秀 的团队,他们值得信赖。”巴菲特评价道。 效仿难度:不是所有人都拥有这样的睿智与气度,大多企业 购并新事业后的第一个举动,通常是立刻更换管理阶层以“宣示 主权”。而 “尊重经营者”,也是巴菲特能低价收购很多企业的 原因之一 ⑤业务简单、远离高科技 对于自己弄不懂的业务模式决不投资,是巴菲特一直坚守的 另一原则。Lubrizol等公司都身处盈利模式极为简单的传统行 业。此外,他认为高科技公司的股价长期高估,高投入的特点也 决定了高科技公司很难带给股东带来长期的稳定回报。 效仿难度:有多少人舍得错过投资英特尔、微软,当然还有 如今市值最大科技企业苹果的机会?但巴菲特也因此躲过了(或 许还会即将躲过)高科技泡沫破灭的浩劫。

文档评论(0)

187****05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