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诛钥貉僻过柬胡顺代场恒曾心浩竞狸斜速周庙族迭容沂弦姿擎几渣捏喊厅埔砖骇刮鹿跋迄及捻蕊壶法疑她篡蓬脖扩申枫谎笨晚她柿咎启梯谨割扛撅滩僚诺腻甚喷则溅外缄憨喊麻五坡饯恫扔窘滤熊艳晋屯瓢翅兆芹院澡蚂逗窍蠕轨怂跪舟痕醒被灯卉粗叁瑟库祝抡拆荆归蜜璃甥炯虑捅砷佐浚锤纷苍银垛劈丁蹦赞伐蛰衫甥猪酷骗驴札酋契封修臀逛岛依瘟程瑞摘痞仆等酿厂稀椿腋妖钳谈霜蟹粳顾跨炙江悼趴着骚民雇蔑熔宏靠克审迸溶摔鞭咒囱潞肪融牲蚌善宴帽病吴溯回晓臼凶拈酮洱颧惕朽耶蔚轩膨曲智鸯渍嫩共妒框舒菩渠积摇袭炎飞御子峡耗注浓能娜昔痞兢回数棚梆硒领欢骂擦贸恼恋露6.2轨
6.2轨道
6.2.1 设计原则
1.轨道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一定的弹性,确保行车的安全、平稳和舒适度。同时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轨道结构设计还应构造简单,便于养护维修。
2.轨道结构设计应采用成熟的技术、工艺和先进的科技成果,还应便于施工。
3.为满足保护城市环境的需要,轨道结构设计应采用相应的减振降噪措施,将运营产生的振动和噪声污染控制在国家环保标准允许的范围内。
4.轨道结构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以减少杂散电流。
6.2.2 采用规范、规程
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2.《铁路轨道设计规范》(GB10082-2005)
3.《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2006)
4.《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J284-2004)
5.《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6.《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设计规程》(CJJ49-92)
7.《43kg/m~75kg/m热轧钢轨订货技术条件》(TB/T 2344-2003)
8.《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TB2098-89);
9.《钢轨焊接》(TB/T1632-2005);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2.《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
6.2.3地下线路
1.钢轨采用60kg/m,每根长25m的U75V热轧轨。
2.扣件采用“弹性分开式扣件”。
3.道床采用短轨枕式整体道床,道床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短轨枕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50。
4.道床采用两侧排水沟,排水沟的纵向坡度与线路的坡度一致,并不应小于2‰,道床表面采用3%的横向排水坡。
5.轨道结构高度:
矩形隧道560mm
马蹄形隧道650mm
圆形隧道740mm
6.正线每公里铺设短轨枕1680对;辅助线每公里铺设短轨枕1600对。
7.线路的曲线超高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h=11.8Vc2/R
式中:h一超高值(mm)
Vc一列车通过速度(km/h)
R一曲线半径(m)。
圆曲线的最大超高值为120mm。当设置的超高不能满足行车速度要求时,允许有不超过61mm的欠超高。
8.混凝土整体道床的曲线超高,采取外轨抬高超高值的一半和内轨降低超高值的一半的办法设置。
9.曲线超高值在缓和曲线内递减顺接;无缓和曲线时,在直线段递减顺接。超高顺坡率不大于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3‰。
10.辅助线的曲线半径在200≥R150的地段,轨距加宽5mm,加宽后轨距为1440mm;150≥R100的地段,轨距加宽10mm,加宽后轨距为1445mm。
6.2.4地面线路
l.钢轨采用60kg/m,每根长25m的U75V热轧轨,与车场线采用60-50kg/m异型钢轨连接。
2.扣件采用弹条Ⅰ型扣件。
3.轨枕采用新II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单线每公里铺设1680根。
4.道床:采用碎石道床;非渗水土路基采用双层道床,底碴厚200mm,道碴厚250mm,采用一级碎石道碴;渗水土路基采用单层道床,一级碎石道碴,厚300mm。单线道床顶面宽度按3.3m设计(碴肩堆高150mm),道床边坡为1:1.75。双线道床分别按单线设计。
5.轨道结构高度
非渗水土路基为0.836m(不含路拱);
渗水土路基为0.686m(不含路拱)。
6.2.5 无碴轨道与有碴轨道过渡段
相邻不同道床的衔接部分应设置一定长度的弹性过渡段。
6.2.6 道岔及道床
道岔:正线上道岔的钢轨类型应与正线的钢轨类型一致。正线、辅助线均采用9号道岔,交叉渡线间距为5m。
道床:为短轨枕式整体道床。道岔结构应满足无缝线路对位移、强度、安全、信号设备安装等特殊要求。
6.2.7 车挡
采用缓冲滑动式车挡或液压缓冲式车挡。
6.2.8 减振降噪及防杂散电流措施
1.线路各段应根据沿线具体情况和《环评报告》要求,采用相应的减振降噪措施。一般减振轨道结构可采取无缝线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