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章编号:1000-1573(2003S0-0116-04诱变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宋 炜,刘志增,陈景堂,祝丽英,黄亚群,池书敏
①(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保定071001
摘要:综述了 EMS化学诱变技术、离子束注入技术、激光辐照技术和空间诱变
技术的诱变机理、生物学效应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关键词:EMS ;离子束注入;激光辐照;空间诱变;植物育种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S 335
文献标识码:A
App licati on of in duced mutati on tech no logy on plant breedi ng
SONG Wei ,LI U Zhi 2ze ng ,CHE N Jing 2ta ng ,ZH U Li 2yi ng ,H UANG Y a 2qun ,CHI Shu 2min
(College of Agro nomy ‘Agricultural Un iversity of Hebei ,Baodi ng 071001,Ch ina
Abstract :The review summarizes mutatio n mecha nism and biological effects of chemical mutatio n of EMS ,Io n implan ta 2ti on 丄aser radiati on and S pace mutatio n and their app licati ons in plant breed ing.
K ey w ords :EMS ;ion implan tatio n ;laser radiatio n ;sp ace mutatio n ;plant breed ing
植物的进化实际上就是对变异选择的过程。在自然状态下,变异发生的频率是 很低的,因而物种表现为相对的稳定和一致。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遗传差异是物种
内变异长期积累的结果。但是,从20世纪以来,人类逐渐掌握了各种创造植物突变的 手段,从而大大丰富了物种的遗传变异范畴,为植物遗传学研究和作物育种奠定了坚 实的物质基础。
创造植物突变一般采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手段 ,以引起细胞核染色体断
裂、缺失、碱基置换、基因重组等生物学效应,从而使后代性状发生变异[1]。最早 发现诱变作用的是MULL ER (1927用X射线照射果蝇实验,随后X射线被广泛应 用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诱变。随着核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的不断进展,许多有效的诱变
源如丫射线、快中子和慢中子等被大量应用于诱变处理。 1943年OEHL KERS用
脲烷处理月见草等植物能够诱发染色体畸变标志着化学诱变的开始。化学诱变剂是 一些分子结构不太稳定的化合物,如EMS (甲基黄酸乙酯、N G以及SA (叠氮化钠 等烷化剂的诱变效果非常好。大量实践证明,植物诱变技术在创造新种质、新材料, 以及解决育种中某些特殊问题,培育植物新品种等方面成效具有独特的作用。随着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不断改进诱变方法,探索新的诱变源。近年来离子注入、 激光辐照、空间诱变等新型诱变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开始应用于植物品种的改良,并
且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着重就一些新的诱变技术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作 一概述。
1 EMS诱变技术
EMS (Ethyl Methan Sulfonate 是一种烷化剂。1953年,K LMAR K 首次报告了
EMS对突变诱导的有效性[2]。此后,EMS在作物诱变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效 果很好。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核苷酸中的嘌呤、嘧啶分子直接反应来诱发突变。
EMS诱发的突变体主要通过两个步骤完成:首先鸟嘌呤的0 6位置被烷基化,而后在
DNA复制过程中,烷基化的鸟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导致碱基交换,即GC变为A T , 形成点突变。
早在60年代,EMS主要被用来浸种,诱变效率很低,原因是:①EMS与水起作用 产生不起诱变作用但有毒的化合物:甲磺酸和乙醇。其中甲磺酸显著地引起植物损
,在加上细胞膜的双伤和不育。②胚细胞在成熟的种子中被许多有生命的细胞包围 透性就阻碍了 EMS
,在加上细胞膜的双
分化出配子体以前,要经过无数次的细胞分裂和分化,一些突变因子在染色体无数次 的复制过程中不易表达而丢失。
①收稿日期:2003-03-30
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02283
作者简介:宋 炜(1977-,男,河北省邯郸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现从事玉米遗传育 种研究1
第26卷增刊
2003年5月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AGRICU LTURAL UNIVERSIT Y OF HEBEI
Vol.26Su p. May 2003
此法诱变效果很好 ,在后代中出现了大范围N 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证券投资实训报告(DOC).docx
- 评标专家考试题库.docx
- 试验仪器校验、期间核查记录(全套表格)(1)...docx
- 详细的企划书模板(DOC).docx
- 语言学基本知识.docx
- 语言文字领导小组工作职责.docx
- 说课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docx
- 读《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有感600字最新范文5篇(最新).docx
- 读出画面感感悟精妙语.docx
- 课内阅读训练.docx
- 金融科技背景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及对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间人工智能教育合作模式下的教育政策协同与创新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大学生态学课程中校园植物群落结构研究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AI课程中机器学习项目与社会科学民意分析的教学实践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中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排放源排放法规标准实施反馈》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校园垃圾分类图像语义分割研究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法治教育案例教学对学生法律认知结构的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历史事件因果关系艺术可视化呈现实践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物理电磁感应现象在科学实验中的磁场可视化装置设计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画像分析及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