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优课一等奖教学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3 马说 【教材分析】 《马说》是统编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马说》展现了韩愈郁郁不得志时的心理状态。 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作者25岁即已高中进士,初登仕途,却一直不得重用,所以常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充溢其中。 教材编选这篇文章,意在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用文字来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同时引发学生对当代伯乐和千里马关系的思考,进而联想到自己如何对待自己的才华与前程。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课文和作者)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思悟发现 (1)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记下不懂的地方。 (2)作者是怎样在文章中表达 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3)应该如何认识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 (4)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前知“马”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县)人。唐代文学家。因韩氏是昌黎(河北昌黎)望族,又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自幼勤奋苦读,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25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祭酒、刑部侍朗、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吏部侍郎等职。 在文学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汉魏六朝的绮靡文风,主张继承先秦两汉古文传统,主张为文明白通畅,对后代的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 死后谥“文”,追赠礼部尚书。世称“韩文公”。 (二)韩愈的成就: 1.25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祭酒、刑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等职。 2.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3.有大量诗文作品:《马说》《师说》《进学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是一代语言巨匠,其语句形成成语的有:文以载道、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 5.留下大量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三)一生三次被贬: 1.贞元十九年(803)任监察御史时,因关中大旱,上书“请宽免民徭而免田租”,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令。 2.元和元年(806)召回长安授知国子博士,后又降职为河南令。 3.元和十四年(819),宪宗 迎凤翔法门寺佛骨入宫供奉,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力陈信佛之弊,结果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而且严令当日起程。韩愈仓促离家,家小随后也被逐出京城,12岁的女儿因病死于途中…… (四)韩愈在潮州 韩愈到潮州后多有政绩: 1.驱鳄鱼,为民除害; 2.请教师,创办学校; 3.计庸抵债,释放奴隶; 4.兴修水利,排涝抗旱。 二、正音读“马” 朗读正音: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rǔ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 ù一石。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三、合作译“马”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伯乐:本名孙阳 ,春秋时人,善长相(xiàng)马。 而:转连,但是。 翻译: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却不常有。 2.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虽:即使。 祇:只是。 辱:辱没。 于:介词,在。 奴隶人:仆役、马夫。 之:助词,的。 翻译:所以即使有千里马,也只是辱没在那些仆役手里, 3.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骈:两马并驾。 于:在。 枥:马槽。 之:助词,的。 以:凭借。 千里:日行千里。 翻译:(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能凭借日行千里而 著称于世。 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之千里者:日行千里的马。 食:吃。 或:有时。 尽:吃尽。 粟:小米,泛指粮食。 石:十斗。 翻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养。 其:代词,它,指千里马。 千里:日行千里。 而:顺连,不译。 食:通”饲”,喂养。 翻译: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日行千里

文档评论(0)

送你一朵小红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