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催化
卢锡洪
化学学院
1
Outlines
1.1 电催化基本原理
4.2 氢电极反应的电催化
4.3 氧电极反应的电催化
4.4 有机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
4.5 电催化电极
4.6 化学修饰电极
2
1.1 电催化与电催化基本原理
一、概述
1、电化学催化的定义
整个电极反应中既不产生也不会消耗的物质,对
电极反应的加速作用称为电化学催化。
能催化电极反应的或者说对电极反应起加速作用
的物质称为电催化剂。
3
2、电催化的本质:
通过改变电极表面修饰物(或表面状态)或溶液相中的
修饰物,大范围地改变反应的电极电势与反应速率,使电极除
具有电子传递功能外,还能促进和选择电化学反应.
4
3、电催化反应的共性
反应过程包含两个以上的连续步骤,且在电极表面生成化学
吸附中间产物。许多由离子生成分子或使分子降解的电极反
应都属于此类反应。分成两类:
(1 )离子或分子通过电子传递步骤在电极表面上产生吸附
中间物,经过电化学脱附步骤或化学步骤生成稳定的分子。
如酸性溶液中的氢析反应:
H O+ + M + e (M-H) + H O ( 电子传递)
3 2
(M-H) + H O+ + e H +M+H O (电化学吸附)
3 2 2
2(M-H) H +2M (表面复合)
2
5
(2 )反应物在电极上进行解离式或缔合式化学吸附,随
后中间物或吸附反应物进行电子传递或表面化学反应。
如甲醛的电化学氧化:
HCOOH+2MM-H+(M-COOH) (解离)
(M-H) M + H+ + e (电子传递)
+
(M-COOH) M+CO + H +e (电子传递)
2
6
二、电催化的特征
1.主要特征:受电极电位的影响
其他影响因素:温度、浓度、压力
表现在:
化学吸附中间物的生成速度和表面覆盖度,与电极电位有关。
金属电极表面电荷密度变化,从而电极表面可调变的Lewis酸-碱特征
影响电极/溶液界面上离子的吸附和溶剂的取向
吸附中间物常借助电子传递或其他化学吸附物进行脱附的速度
7
2. 电极材料的改变,反应速度发生变化。
主效应:电极材料对反应活化能的影响
特点:反应速度改变几个数量级
次效应:电极材料改变双电层结构的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仪器分析-电化学部分课件:第十二章-电解分析与库仑分析.ppt
- 波谱解析 01 绪论.pptx
- 波谱解析 05 氢谱(第9周上午).pptx
- 波谱解析 05 氢谱(第12周).pptx
- 波谱解析 05 氢谱(第十四周).pptx
- 波谱解析 07 质谱.pptx
- 中山大学化工原理化工基础_吸收.pdf
- 中山大学化工原理化工基础_绪论.pdf
- 中山大学化工原理化工基础1_流体流动(第一部分).pdf
- 中山大学化工原理化工基础2_流体流动(第二部分).pdf
- 催化化学 10 光电催化与光催化.pdf
- 高等有机合成:1.4 逆合成分析法简介---有机合成的一般策略.pdf
- 高等有机合成:Chapter 5 潜在官能团在选择性合成中的应用.pdf
- 高等有机合成:Chapter 7 合成路线设计中若干有用的方法.pdf
- 高等有机合成:Chapter 8 合成路线的全盘审查.pdf
- 高等有机合成:Chapter 9 Multistep Syntheses.pdf
- 高等有机合成:第1章 绪论.pdf
- 高等有机合成:第4节 羟基羰基化合物及-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拆开.pdf
- 高等有机合成:第6节 1,4-二羰基化合物的拆开.pdf
- 高等有机合成:第6节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