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两周法律制度(前11世纪—前256年) (周成王)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尚书治要》) 三字经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周辙东 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周文王姬昌 周武王姬发 第一节 西周法律制度 西周法制的地位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 礼刑并用的法律体系 中国早期法制初步走向成熟完备的典范 “周监(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一、基本政治及社会状况 由后稷至武王建周,概一千二百余年,期间贤君辈出,怀仁行义,积德甚厚,故其子孙有八百年天下。 成王因周公辅佐,修先王之业,卒致太平。 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 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措)四十余年不用。 一、基本政治及社会状况 《论语·泰伯》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郑玄注云:太王疾,太伯因适吴、越采药,太王殁而不返,季历为丧主,一让也。季历赴之,不来奔丧,二让也。免丧之后,遂断发文身,三让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王位]轻,怨何生。 《史记·周本纪》: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一、基本政治及社会状况 武王伐纣 《史记·周本纪》: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 《易·革·彖辞》:“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一、基本政治及社会状况 (文王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天下归之)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 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供给)也。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孟子·公孙丑上》) 《尚书·洪范》(箕子对武王)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无党无偏,王道平平; 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孔颖达) 无偏私,无阿党,王家所行之道荡荡然开辟矣。 无阿党,无偏私,王者所立之道平平然辩治矣。 所行无反道,无偏侧,王家之道正直矣。 二、“明德慎罚”的法制指导思想 司法考试考点 《尚书治要》 王(周公称成王命,顺康叔之德)若曰:“小子封(康叔) 。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惟汝大明父文王,能显用俊德,慎去刑罚,以为教首。 (一)背景 继承夏商时期的神权政治学说 “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 (《尚书·康诰》) 修补神权政治缺陷,确定新的统治策略 (夏、殷)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尚书·召诰》)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诗经》) 凡祈天立命,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 (《了凡四训》) (二)内容1.以德配天 敬天 (成王册封蔡叔之子蔡仲为诸侯)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尚书治要》) 敬祖 保民 子曰:“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 (《礼记·表记》) (二)内容2.“明德慎罚”含义一:实施德教,推行“礼治” 《列女传·周室三母》(重视胎教) 太姜:王季之母 太任:文王之母 太姒:武王之母 太任孕文王,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恶言,故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也。 古者妇人孕子之礼,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 (二)内容2.“明德慎罚” 含义一:实施德教,推行“礼治” (《汉书治要(四)》贾谊) 昔者,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 于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 故乃孩提有识,三公三少,明孝仁礼义,以导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 《汉书治要(四)》(贾谊) 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 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 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犹生长楚之乡,不能不楚言也。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二)内容2.“明德慎罚” 含义二:用刑宽缓、谨慎 (穆王对家人):惟敬五刑,以成三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