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拉赫玛尼诺夫与他的《 #c 小调前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出生于俄罗斯,全名叫做谢尔盖 - 瓦西里耶维 奇-拉赫玛尼诺夫,生于 1873年4月,在1943年3月28日离世, 临终前加入了美国国籍。 拉赫玛尼诺夫是十九世纪末、 二十世纪 初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 同时还是一位钢琴家、 指挥家。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里面的俄罗斯风格非常丰富, 旋律优美而且 还充满着激情, 他还是一位钢琴演奏家, 他的钢琴作品在演奏界 是以难度著称的, 所以被很多的钢琴演奏家归纳到自己的演奏曲 目之中,拉赫玛尼诺夫继承并且发扬了柴可夫斯基的作曲风格, 可以说是最后一位倡导俄罗斯浪漫主义音乐传统的伟人了。
在创作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1897 年拉赫玛尼诺夫 的作品《第一交响乐》首演得到的是失败的结果,因为指挥并没 有充分的练习而且还是醉酒指挥的, 但是这样也极大地摧残了拉 赫玛尼诺夫的自信心, 他的心理出现了问题而且很长一段时间没 有创作的信心。后来他遇到了心理治疗师尼克莱 - 达尔,他的心 理问题被治好了,为了向达尔表示感谢,在 1900 年拉赫玛尼诺 夫创作了《 c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并且亲自担任钢琴演奏,一 举取得巨大的成功。 他的创作自信回来了, 以后好的作品就如雨 后春笋一般出来了,有《钢琴前曲》、《春天大合唱》、《大提 琴奏鸣曲》 、《春》等等,还有歌剧的创作, 例如:《贪婪骑士》 《弗兰切斯卡 - 达- 里米尼》等。
拉赫玛尼诺夫可以说是 20 世纪初能够代表俄罗斯音乐文化 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是伟大的钢琴家、指挥家,同时更是优秀的 作曲家, 拉赫玛尼诺夫的成功除了有一定的天赋外, 还有着母亲 的发觉以及自己刻苦的训练,这造就了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c 小调前奏曲》 于 1892 年创作,它是作曲家早期的一部优秀作品, 这首作品是作曲家献给自己的老师阿连斯基的毕业作品, 也是作 曲家的前奏曲作品集中最优秀、 最有名、最受人称赞的一首作品。
拉赫马尼诺夫生活在 19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这个世纪交替、 战争频繁、动荡不安的社中,他的心中尽是不满,他不满这个俄 国的社会现状、不满人民的愁苦生活、更加不满祖国的悲惨。所 以,他的心中带着悲伤、激愤、忧郁,这首作品是作曲家用莫斯 科克里姆林宫的钟声作为创作灵感的, 教堂的钟声总是庄严肃穆 而且忧伤的, 这种手法也表现出拉赫马尼诺夫对于俄罗斯社会现 状的描述以及思考, 并且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 他把自己对于家 乡的热爱以及俄罗斯早期的风光糅合在一起, 创作出了这一首具 有悲情色彩的《 #c 小调前奏曲》。
《#c 小调前奏曲》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 #c 小调是 作品的主调, 4/4 拍,属于缓慢的慢板。 我们可以将其分为 A、B、 A1这三个部分。接下来我们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小括号里面 数字代表小节数)。
这部作品以#c小调为主调,首先是呈示部 A段(1 —14), A段是一段反复乐段,由两个部分组成,我们可以将其分为 a和
a1 两部分。乐曲的开始两小节被人们称为拉赫马尼诺夫的“命 运主题”(谱例如下)。 a 乐段有两个乐句、 6 小节。
为 2+2 然后再扩充 2 小节, 属于开放终止, 它的和声功能最 后落在属功能;接下来的al是a乐段的反复,同样有两个乐句、 6 小节、为 2+2 再补充 2 小节,和声落在属功能。
接下来是中部B段(15—43),也是由反复乐段组成,可以 分为b和bl两个乐段,它的曲式结构是反复乐段。 b乐段有两
个乐句,结构为 4+4然后扩充 9个小节,和声功能结束在 #c 小 调的主功能上,属于收拢性乐段(谱例如下); b1 乐段进入的 作用,而它的和声功能停在属功能上。
然后是再现部(46—55),它属于 A段呈示部的再现部分, 所以有着和A段类似的曲式结构,它属于复乐段,而且是动力性 再现的,由a和al两个乐段组成。a乐段有两个乐句、6小节, 为 2+2 再扩充 2 个小节,最后和声功能结束在属功能; a1 乐段 同样是由两个乐句组成的, 但它结构是 2+2的。最后进入全曲的 尾声部分(56—62),尾声一共有七个小节(谱例如下),和声 回到主和弦,在宁静的氛围中全曲结束。
这一整首作品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 #c 小调是它的 主调,稳重与庄严的情绪在整个乐曲中均有体现, 从这里我们就 可以看出,拉赫玛尼诺夫对于俄国社会 1 9世纪末的愤怒与不满
之情。乐曲的A段旋律响起时,可以使我们想象到教堂中悠扬的 钟声以及此起彼伏的信徒歌唱颂歌的景象, 可以体会乐曲中的庄 严与肃穆之感,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 是因为 A 段乐曲的创作 灵感来源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钟声, A 段乐曲由三个低音开
始,体现出了一种严峻的压力,与此同时,凝重的核心音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