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专一性不可逆抑制剂 有机磷化合物—与酶活性直接有关的丝氨酸上的-OH牢固地结合,从而抑制某些蛋白酶或酯酶。(DFP、敌百虫、敌敌畏、农药1605等,) 有机汞、有机砷化合物—与酶蛋白上的-SH作用,从而抑制含-SH酶的活性。(对氯汞苯甲酸) 氰化物、硫化物、CO—与含铁卟啉的酶(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Fe3+结合,使酶失活。 重金属—能使大多数酶失活,加入EDTA可以除去。 烷化剂—使酶蛋白中的 –SH、-NH2、-OH等发生烷基化, 失活(碘乙酸、碘乙酰胺等)。 青霉素—抗菌素类药物,与糖肽转肽酶活性部位Ser-OH共价结合(与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有关),使酶失活。 b. 可逆抑制作用(reversible inhibition) 抑制剂与酶蛋白以非共价方式结合,引起酶活性暂时性丧失。抑制剂可以通过透析等方法被除去,并且能部分或全部恢复酶的活性。根椐抑制剂与酶结合的情况,又可以分为三类 b1竟争性抑制(competitive inhibition) 某些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与底物相似,因而能与底物竟争与酶活性中心结合。当抑制剂与活性中心结合后,底物被排斥在反应中心之外,其结果是酶促反应被抑制了。 加入竞争性抑制剂后,Km 变大,酶促最大反应速度不变。 竟争性抑制作用的例子: 在可逆抑制剂中最重要的是竞争性抑制剂。如:磺胺药、氨基叶酸等。用增加底物浓度的方法可以减弱抑制作用。 磺胺药物的作用机制: b2 非竟争性抑制(noncompetitive inhibition ) 酶可同时与底物及抑制剂结合,即底物和抑制剂没有竞争作用。酶与抑制剂结合后,还可与底物结合;酶与底物结合后,也可再结合抑制剂,但是三元的中间产物不能进一步分解为产物,所以酶活性降低。 非竞争性抑制的动力学 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后,Km 不变,而Vmax减小。 b3 反竞争性抑制(uncompetitive inhibition ) 酶只有与底物结合后才与抑制剂结合,从而导致酶活性下降。这类抑制作用最不重要。 反竞争性抑制的动力学 可逆抑制的动力学比较 无抑制剂 Vmax Km 竞争性抑制作用 不变 变大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变小 不变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变小 变小 第五节 几种重要的调节酶 一、别构酶(allosteric enzyme): (一)别构酶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别构酶也称变构酶,它是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通过效应物(调节物)和酶的别构中心的结合来调节其活性,从而调节酶反应速度和代谢过程。别构酶的基本结构特性: 1.有多个亚基 2.有四级结构 3.酶分子中除了有结合底物并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外,还有可以结合调节物的别构中心。活性中心和别构中心可能位于不同的亚基或相同的亚基的不同部位。 几个相关概念 别构效应(allosteric effect):调节物或效应物与酶分子上的别构中心结合后,诱导出或稳定住酶分子的某种构象,使酶活性中心对底物的结合和催化作用受到影响,从而调节酶反应速度及代谢过程,此效应即为酶的别构效应。 提高酶活性的别构效应称变构激活( allosteric activation )或正协同效应(positive cooperative effect) 降低酶活性的别构效应称变构抑制( allosteric inhibition )或负协同效应(negative cooperative effect) 具有别构效应的酶叫别构酶,使别构酶产生别构效应的物质叫效应物(变构激活剂和变构抑制剂) 同促效应(同种协同效应)(homotropic effect)上述协同如果发生于底物之间,即效应物就是S,酶分子上有多个活性中心,先与酶活性中心结合的底物分子,对后续底物与酶分子其它活性中心的结合产生影响; 异促效应(heterotropic effect):如果发生在效应物与底物之间。 多数别构酶兼有同促效应和异促效应。 (二)别构酶的动力学及别构酶对酶反应速度的调节 1.大多数别构酶具有正协同效应(酶分子结合一分子底物或效应物后,酶的构象发生变化,这种新的构象有利于后续分子与酶的结合,大大促进后续分子与酶的亲合性),其初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呈S形的v-[S]曲线。 2.另一类别构酶具有负协同效应,其动力学曲线在表现上与双曲线相似,但意义不同 ? (三)别构酶调节酶活性的机理 齐变模型 1965Monod,Wyman,Ch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清华版第二章矩阵习题课.ppt
- 清华版第六章二次型习题课.ppt
- 清华版第一章行列式习题课.ppt
- 生物化学:第八节 维生素与辅酶、辅基.ppt
- 生物化学:第二章 蛋白质.ppt
- 生物化学:第二章 核酸b.ppt
- 生物化学:第六章 生物氧化.ppt
- 生物化学:第三章 酶 (2).ppt
- 生物化学:第四章 核酸.ppt
- 生物化学实验二:卵黄中卵磷脂的提取和鉴定.ppt
- 4.1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 课件高二上学期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习题集 .pdf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2.古诗三首 课件(共50张PPT).pptx
- 青海2024行测笔试真题及答案 .pdf
- 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pptx
- 27.巨人的花园 课件(共58张PPT).pptx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 树和喜鹊 第1课时 课件(共37张PPT).pptx
- 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课件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pptx
- 贵港市平南县2024届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pdf
-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