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仪表板设计-起点
1.仪表板可辨识性 驾驶员观察仪表的动作是在一瞬间完成的。因此必须保证将全部仪表设在不被方向盘和各种组合开关挡住的位置。布局时可以使用SAE的视界模型来决定仪表的位置,由此得出方向盘与仪表的位置关系。通过仪表板平面中心点和驾驶员眼椭圆中心的连线与仪表板平面的夹角称之为驾驶员观察仪表的视角,他应尽量接近90度。同时,尽可能让驾驶员的视线处于最佳下视角30之内???? 澳大利亚在辨认性方面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规(ADRB)美国Henry dreyfus推荐的目视距离为最大视距为711mm,最佳视距为500 mm,英国默雷尔推荐的视距计算公式D=(1.2~1.5)L。D –最佳读取距离L 仪表板外扩长度 设计目视距科根据情况合理选择 另外,仪表板位置和仪表罩的高度不得越过下视角边界线???? 除了上述因素,还要考虑到仪表本身的外形轮廓,字体的大小表盘的颜色,这些因素如果考虑不当,也会影响驾驶员观察仪表的准确性。
2.仪表玻璃和仪表罩都会反射射入车内的光线,反射的管线再射入驾驶员眼中,造成了驾驶员眩目现象。令驾驶员感觉不适,甚至导致交通事故影响了整车的安全性。所以在设计仪表的位置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测量出光线可能的入射角的射出角,避免反射线与眼椭圆相交。仪表罩会映出车内外景物,驾驶员的头影等,影响驾驶员观察仪表,要在仪表上设置遮光罩。仪表板面的金属镀层,例如镀铬件也会强烈的反射光线,造成眩目现象,所以要慎重考虑进行防眩目处理,在考虑了安全性的基础上,再考虑工艺造型,关于视场内的防眩,澳大利亚制定了安全性法规ADR12 ,美国的安全性法规为FMVSS107
3.操作方便性 仪表板布置的各种开关按钮,应反边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安全操作,1975年颁发的ISO03958道路车辆—轿车—驾驶员手触作用区中给出了确定驾驶员手动范围的方法,该法是目前许多国家行之有效的方法。 日本的汽车基本计划与设计也给车了另一种颁发,驾驶员手动范围是一个球形空间,其几何中心点为“人机工程学操作范围中心”,简称“EO”点,取订座椅位置分别为240mm,300mm,360mm驾驶员按式、握式、横向捏式、捏式四种方式操作测定杆,求出所能达到的位置,即可测出EO点,求出HZ-EOX,EOX-EOZ的关系。 各种开关按钮的位置,应安排在 驾驶员手动范围之内,而且安排在驾驶员随手可及的位置。日本的保安基准十条规定,各种开关的位置必须设置在距方向盘为中心的左右500mm以内;功能不同的开关应以方向盘为中心,左右分开布置,以避免误操作。JB3981-85cc轿车手操作件指示器和信号装置的位置中明确规定了手操作开关,各种指示仪表和信号装置的具体位置。
4.安全性 使用软化的仪表板结构,可以在创车时吸收一部分能量,仪表板及其部件边角需要做成圆角,仪表板总成的材料应尽可能的使用难燃材料。另外,在紧急情况下名了方便驾驶员能及时跳出车外,仪表板最下端与车厢地面应留有足够的距离,一般在350mm左右。各国在安全性反面都有相应的法规。
/index.asp
/thread-htm-fid-259.html
引用标准GB15084-2006和ECE R46VER2005校核步骤:??1、外后视镜供应商协同开发,共同确定镜面形式和曲率半径,单曲比较常见,变曲率的也在增多,按照GB15084-2006要求,曲率半径最小R1200,一般不超过R1500??2、外后视镜供应商提供旋转中心和镜框边界??3、确定眼点E5和E6??4、校核开始,先做一侧,一般是左侧,按照光学原理,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手绘光线,先绘制少量光线,调节光线水平和垂直角度,大致观察是否满足法规要求,不满足,就再调节;满足,就绘制视野范围。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反复。??5、视野障碍检查,小于10%,外后视野一般没有视野障碍??ECE R46VER2005相比GB15084-2006要求严格,4m开外要看到1m宽的路面,一些老款车型常常是右外后视镜4m开外看不到1m宽的路面,满足不了法规。此时,需要改进设计,加宽加大镜面或者增大曲率,或者调节眼点和后视镜相对位置。细节校核以后补充
风道设计基本原则:空调热风出口与仪表板上除霜出风口之间的风道系统的压力损失必须为最小(即风的流速为最大化)。另,风道的设计必须使由空气所造成的噪音最小化。由于受仪表板空间的严格限制,风道的设计不可避免的需要让步,需特别注意。一般风道和周边零件的最小间隙为5mm,与CCB、BIW的间距尤其要注意。一般原则:1.风道截面尽可能圆整;2.风道入口截面面积应等于空调热风出口的面积;3.出风口截面面积越大,压力损失越小,空气流速越低。空气流速越低,产生的噪音就越小;4.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然气长输管道安装施工风险危害清单.docx VIP
- 【国家标准】NBT 31008-2019 海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pdf VIP
- 2025年通信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三类人员考试(项目负责人·B证)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docx VIP
- 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的护理查房.pptx VIP
- 习题-9-能量代谢与体温.doc VIP
- 四大家鱼养殖技术规范(DB44-T 483-2008).docx VIP
- 下载PDF文件(1429K).PDF VIP
- 科研项目经费报销细则_附件.doc VIP
- 中医治疗心悸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JB∕T 7175.6-2015 滚动直线导轨副 第6部分:额定动载荷和额定寿命.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