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贞观政要?刑法⑷原文I翻译I全文
【注释】
孔、老:指孔子和。
申、韩:指战国时期的申不害和。
三黜:三次被罢官。《》载柳下惠为士师,三次被罢黜,他说: 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
州犁上下其手:《襄公二十六年》载,楚攻郑,穿封戌俘郑将
皇颉,公子围争功,请伯州犁裁处。伯州犁叫俘虏作证,而有意偏袒 公子围,于是对皇颉进行暗示:上其手曰: 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
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皇 颉心领神会地说: 我遇上王子,被打败了。 后来把串通作弊、徇情 枉法称为上下其手。
张汤轻重其心:汉张汤为廷尉,断处案件不严格执法,而是揣 摩迎合皇上意志,或轻判,或重判,以讨皇上欢心。
攸渐:所渐。
【译文】
再说平时闲谈,都是崇尚孔子、老子的学说,而在生气的时候, 谈论刑罚赏赐,就取法于申不害、韩非子的说法。直道而行的人有的 屡遭贬黜,人人自危的事也不少,所以说道德未能光大,反而使刻薄 之风愈演愈烈。这样一来,百姓中会滋生出许多事端,如果人人趋炎
附势,就难免使法律不统一,这对君主的品德道行是极其有害的。过 去伯州犁上下其手,楚国的法律因此而偏差,张汤轻重其心,汉朝的 刑法因此产生弊端。人臣有意偏袒尚且使别人所受的欺骗不能得以申 诉,何况君主任意钦定的高下之分,别人怎能不慌乱而无措呢?帝王 应有圣明的智能,明察秋毫,幽暗隐微处无不看得清清楚楚,难道连 圣人都无法避免有所遗漏吗?君王应该安百姓所安, 不要只存惩罚之 念;乐百姓所乐,避免犯古人同样的过失。祸福相倚,吉凶互存,关 键要看一个人如何选择,滥施刑罚的危害如此之大,怎能不慎重呢? 如果稍不顺心,就严加处罚,或者是因为供奉不足,或者因为营建的 工程违背了命令,或者因为进贡的物品不称心如意, 或者因为没有听 从命令,这些都非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长此以往,恐怕会使骄奢放 纵之情滋生蔓延。所以 尊贵之后,虽非有意骄横,可骄横自然会产 生;富裕之后,虽不刻意奢侈,而奢侈自然会滋生 ,这句话并不是
无稽之谈啊!
【原文】
且我之所代,实在有隋。隋氏乱亡之源,圣明之所临照①。以隋 氏之府藏譬今日之资储,以隋氏之甲兵况当今之士马,以隋氏之户口 校今时之百姓,度长比大,曾何等级?然隋氏以富强而丧败,动之也; 我以贫穷而安宁,静之也。静之则安,动之则乱,人皆知之,非隐而 难见也,非微而难察也。然鲜蹈平易之途,多遵覆车之辙,何哉?在 于安不思危,治不念乱、存不虑亡之所致也。昔隋氏之未乱,自谓必 无乱;隋氏之未亡,自谓必不亡,所以甲兵屡动,徭役不息。至于将
受戮辱,竟未悟其灭亡之所由也,可不哀哉!
【注释】
①临照:照耀到。这里是亲眼所见的意思。
【译文】
我朝所取代的是隋朝,隋朝乱亡的根源,陛下都亲眼看见了。拿 隋朝的物资、兵甲、人口和现在的情况相比,成什么比例?然而隋朝 富强反而败亡,原因就在于它好动,扰民不已;我朝贫穷反而安宁, 原因在于务静,无为而治。静则安,动则乱,这个道理人人皆知,并 非细微深藏难以察见。然而却很少有人踏上平易之路,更多的是重蹈 覆辙,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安不思危, 治不念乱,存不虑亡, 所以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过去隋朝在未动乱之前,自以为肯定不会 动乱;在未灭亡之前,自以为肯定不会灭亡。所以连年征战,徭役不 息,以至到了将要灭亡的时候,竟然尚未觉察出自己灭亡的原因,这 岂不是十分可悲吗?
【原文】
夫鉴形之美恶,必就于止水;鉴国之安危,必取于亡国。故《诗》 曰: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又曰: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臣愿 当今之动静,必思隋氏以为殷鉴,则存亡之治乱,可得而知。若能思 其所以危,贝S安矣;思其所以乱,贝昨台矣;思其所以亡,贝S存矣。知 存亡之所在,节嗜欲以从人,省游畋之娱,息靡丽之作,罢不急之务, 慎偏听之怒;近忠厚,远便佞,杜悦耳之邪说,甘苦口之忠言;去易 进之人,贱难得之货,采尧舜之诽谤,追禹汤之罪己;惜十家之产, 顺百姓之心,近取诸身,恕以待物,思劳谦以受益,不自满以招损; 有动则庶类以和,出言而千里斯应。超上德于前载,树风声于后昆, 此圣哲之宏观,而帝王之大业,能事斯毕,在乎慎守而已。
【译文】
要观察自己的美丑,必须面对平静的水面;要鉴察国家的安危, 必须吸取亡国的教训。所以《诗经》上说: 殷朝可以引为借鉴的例
子并不远,就在夏朝的末代皇帝。 又说:拿着斧子砍树枝做斧柄,
斧柄就在眼前。 为臣但愿当今所采取的政策,一定要以隋朝为借鉴。 这样,国家的存亡治乱就可以知道了。如果能够思考其危亡的原因, 那么就可以大治了;如果能够思考其灭亡的原因,那么就可以生存了。 望陛下弄清存亡的关键,听从规劝,节制嗜欲,省却游猎之乐,停止 豪华的建造,取消不急之务,谨防偏听之怒;亲近忠良,远离奸邪, 杜绝悦耳的邪说,采纳苦口的忠言。斥退投机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