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人对《花间集》的接受看宋词的雅俗之辨-文档资料.docx

从宋人对《花间集》的接受看宋词的雅俗之辨-文档资料.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3] 从宋人对《花间集》的接受看宋词的雅俗之辨 花间集》作为第一部文人词总集,以其香软柔美、婉约绮 丽的风格奠定了“词为艳科”的基本特质,对词体发展影响极 大。宋代是《花间集》接受的第一个高峰,在宋代,不少词人对 花间集》都有所借鉴, 《花间集》也往往被作为论词的标准与 尺度。然而宋代不同时期不同词人所持的评论标准不同, 宋代对 花间集》 的褒贬并不一致, 于是就引发了词学批评的“本色” 之论与雅俗之辨。从宋人对《花间集》的接受我们可以窥见宋代 词学观念的变化。 词可谓宋代文学的标志,后世无法企及。然而,入宋以后, 词坛可谓一片荒芜,直至柳永、晏殊、欧阳修等人崭露头角,在 学习花间词的基础上自成一家,才使得宋代词坛逐渐走向繁荣。 对于《花间集》的模仿和接受,在一些北宋词人的作品中表现十 分明显,不同程度上具有 《花间》遗韵。如罗大经在 《鹤林玉露》 中评价欧阳修“虽游戏作小词,亦无愧唐人《花间集》” 中评价欧阳修“虽游戏作小词,亦无愧唐人《花间集》 ” [1] 许 [2][4] [2] [4] 昂宵《词综偶评》 说晏殊、 晏几道父子“均可追逼 《花间》 ” 而郭《灵芬馆词话》 又说晏几道“所作足闯 《花间》 之室”。 又如刘熙载 《词概》评价秦观词“得 《花间》 、《尊前》遗韵” 其词自不尽脱《花间》风气。再如吴思道作词,“专以《花间》 所集为准”。 [5] 甚至僧人仲殊之词亦有后人以为“似《花 间》” [6] 。这些词人在词史上各有其独特的地位,他们的作品 也各具面目, 并非花间风格所能完全牢笼, 然而在不同程度上都 有《花间》遗韵,这些词人将花间词作为典范而追捧,可见《花 间集》对北宋词人的影响确实不容忽视。 《花间集》也成为论词 的标准与尺度。 从上述评论也可看出, 论者在对评论对象作出肯 定性评论时,都不约而同地选取了《花间集》作为参照物,可见 在这些评论者看来,《花间集》是论词的标准,是词体的规范。 然而这种情况到了苏轼则有所改变。 由上可看出,北宋词人十分推崇进而模仿花间词,一时间, 小词占据了广大的消费市场。可以说自温庭筠以来的词史就是 伶工之词”的历史, 由于“伶工之词”基本上为表现世俗情欲 的侧词艳曲, 也遭到了以传统儒学为核心的理性世界的批评, 据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晏几道呈小词于韩维,韩维却以 极其严肃的口吻回信:“得新词盈卷,盖才有余而德不足者,愿 郎君捐有余之才,补不足之德。”劝诫晏几道戒词以保全德行。 虽然苏轼之前的文人早已对世俗情欲在小词中横流的现象投去 鄙视的眼光,但却没有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到了北宋中后期, 随着以苏轼为首的“苏门”词人群在词学上的自觉, 对小词进行 了反省,展开了雅俗之辨,自此以后,雅俗之辨成为两宋词学一 个最突出的主题。苏轼不满倚红偎翠、浅斟低唱的香软小径,有 意进行词风改革,扭转整个词坛的作风,呼唤“诗人之雄”,使 但却词走向“颇壮观”的诗的境界。 虽然这一呼唤在当时词坛反响并 不大,“伶工之词”在北宋中后期仍占据广阔的消费市场, 由此在词人的观念意识上, 明确了崇雅贬俗的价值取向, 也为南 宋崇雅贬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却 同时,有些文人并不认同崇雅贬俗的观念, 认为苏轼等“以 诗入词”的做法,不符合当行本色。由此又展开了本色之论,雅 俗之争。苏轼的一位门下之士李之仪就主张: 作词当“以 《花间》 所载为宗”、论词当“以《花间》所集为准”认为《花间集》为 当行本色”的典范。《苔溪渔隐丛话前集》卷42 引《王直方诗话》:“东坡尝以所作小词, 示无咎、文潜曰: 当行本色”的典范。《苔溪渔隐丛话前集》卷 42 引《王直方 诗话》:“东坡尝以所作小词, 示无咎、文潜曰: 何如少游? 二人皆对曰: ‘少游诗似小词, 先生小词似诗。 ” 二人皆对曰: ‘少游诗似小词, 先生小词似诗。 ” [7] 所谓“小 词似诗”就是指词与诗同化而失去了词应有的特性。晁补之《评 词似诗”就是指词与诗同化而失去了词应有的特性。 晁补之《评 本朝乐府》说:“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黄鲁 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是著腔子唱好诗。”陈 师道《后山诗话》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退之以文为诗,子瞻 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 虽极天下之工, 要非本色。 ”[8] 这些评论都是站在当行本色的角度, 对苏、 黄“以诗入词”之雅 的否定。词的当行本色定型于以温庭筠为首的唐五代“花间词 人”的创作,经“宋初四大家”晏殊、柳永、张先、欧阳修的大 力提倡而盛行于北宋中后期。 其表现形态就是上文所说的“伶工 之词”,即香软柔媚的侧词艳曲。上述评论坚持当行本色,即肯 定了表达世俗情欲的小词。 苏轼为扭转香软柔媚的词风, 呼唤“诗人之雄”, 并在词的 故又具体创作中,“以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