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 、水溶性切削液实验室检测 检测项目: ? 外观 ? 游离油 ? PH 值 ? 折光浓度 ? 滴定浓度 ? 总硬度 ? 电导率 ? 氯含量 ? 菌含量 ? 真菌 切削液知识分享 2013 年 6 月 目 录 一、认识金属切削液 1 、金属切削液的定义 2 、金属切削液的作用 3 、金属切削液的发展 4 、金属切削液的分类 ( 1 )( 2 ) 5 、金属切削液的外观 6 、金属切削液的组成 二、金属切削过程与 切削 液的作用 1 、金属切削过程 2 、金属切削液的作用 ( 1 )润滑作用 ( 2 )冷却作用 ( 3 )清洗作用 ( 4 )防锈作用 三、金属切削液的选用 1 、加工方式 2 、加工材料 3 、选用步骤 五、水溶性切削液常见问 题及解决办法 1 、锈蚀 2 、细菌增加,产生难闻气 味 3 、泡沫 4 、杂油 5 、固体杂质及残留物 6 、工作液稳定性下降 四、金属切削液的管理 1 、系统清洗 2 、水溶性切削液的配制 3 、切削液的日常维护 4 、水溶性切削液监测内 容 5 、水溶性切削液实验室 检测 6 、 PH 值对切削液的影响 7 、水硬度对切削液的影 响 六、切削液品牌介绍 一、认识金属切削液 1 、 金属切削液的定义 :金属切削 加工液(简称切削液)是在金 属切削或磨削过程中的,用于 润滑、冷却加工工件和刀具的 液体,兼有清洗和防锈的功能。 属于广义的金属加工液范 畴。 2 、 金属切削液的作用 :润滑、冷 却、清洗、防锈( 见金属加工和切削 液与切削液的作用 ) 3 、 金属切削液的发展 : 17 世纪 现代的切削 油和水溶性 切削液 植物油、肥 皂水 苏打水 菜籽油、硫 化切削液、 合成切削液 18 世纪 19 世纪 现代 4 、 金属切削液的分类( 1 ): 类型 原液油 含量 % 工作液乳化颗粒 大小(微米) 工作液外 观 特点 油 基 切削 油 100 — 透明 良好的润滑性能、不同的粘度 选择,适用于切削余量大、不 能遇水的场合 水 基 乳化 液 60-80 > 1.0 乳白色 传统产品,价格经济,稳定性 差,寿命短,维护困难 微乳 化液 10-30 0.1 ~1.0 乳状浅 蓝色 多用途,应用广,综合性能好, 稳定性较好,寿命长 0.05~0.1 半透明 灰茶色 < 0.05 透明 合成 液 0 — 透明 主要用于冷却要求高的场合, 如磨削 4 、 金属切削液的分类( 2 ): 切削液 油基 水基 植物油 动物油 矿物油 纯矿物油 (机械油) 混合油 (矿 + 动, 植物油) 极压油 (矿 +EP 剂 + 动, 植物油) 乳化油 (液) 微乳化液 合成液 5 、金属切削液的外观 切削油( 100% 浓度使用) 乳化型切削液: 原 液 (左)工作液(右) 5 、金属切削液外观 半合成切削液: 原 液 (左)工作液(右) 合成切削液: 原 液 (左)工作液(右) 6. 金属切削液的组成 辅助性能增 强剂 加工性能 添加剂 基础油 油性切削液的组成 辅助性能增强剂 ? 抗氧剂 ? 抗油雾剂 ? 防锈剂 ? 抗泡剂 ? 着色剂 / 颜料 ? 香味剂 加工性能添加剂 ? 满足边界润滑(天然 油脂 / 合成酯 / 脂防酸) ? 满足极压润滑(氯、 硫、磷、锌) 水溶性切削液的组成 6 、金属切削液的组成 组成 乳化液 % 微乳化液 % 合成液 % 矿物油 50~80 10~30 0 润滑油性剂 0~50 5~20 5~20 润滑极压剂 0~50 0~20 0~20 表面活性剂 13~35 20~80 20~80 防锈剂 0~5 5~30 5~30 防霉杀菌剂 0~3 0~3 0~3 消泡剂 0~0.5 0~0.5 0~0.5 二、金属切削过程与切削液的作用 1. 金属切削过程 定义 :刀具与工件相互运动、相互作用的 过程。 切削层金属从开始塑性变形到剪切滑移基本 完成的过程区。 OA 与 OM 之间的区域就是 第一变形区Ⅰ 。 第一变形区是金属切削变形过程中最大的变 形区,在这个区域内,金属将产生大量的切 削热,并消耗大部分功率。此区域较窄,宽 度仅 0.02 ~ 0.2 ㎜。 产生塑性变形的金属切削层材料经过第一变 形区后沿刀具前刀面流出,在靠近前刀面处 形成 第二变形区 。 在这个变形区域,由于切削层材料受到刀具 前刀面的挤压和摩擦,变形进一步加剧,材 料在此处纤维化,流动速度减慢,甚至停滞 在前刀面上。而且,切屑与前刀面的压力很 大,高达 2 ~ 3GPa ,由此摩擦产生的热量 也使切屑与刀具面温度上升到几百度的高温, 切屑底部与刀具前刀面发生粘结现象。 二、金属切削过程与切削液的作用 金属切削层在已加工表面受刀具刀刃 钝圆部分的挤压与摩擦而产生塑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