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习题.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游褒禅山记》习题 同步达纲练习 对下列各句中的“其”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其孰能讥之乎?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①③④⑤⑥⑨⑩/②/⑦⑧ ①③④⑤⑥⑦⑨/②/⑧/⑩ ①③④⑤⑥⑨/②/⑦⑧/⑩ ①②③④⑤⑥ /⑦⑧ /⑨⑩ 下面所列各句加点的“之”字与“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一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讲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孰能讥之乎 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①句与②句不相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①句与②句不相同,③句与④句也不相同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全含多音字的一项是(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褒之庐冢也 有穴窈然 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又不随以怠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道也哉 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碑仆道 仆: 倒 跌倒 B. 其文漫灭 漫: 淹 C.盖音谬也 盖: 大概 D. 何可胜道也哉 胜: 胜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庐陵萧君圭君玉”一句中, “君圭”是名, “君玉”是字。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一句中, “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记年的。 C?“临川王某记”一句中,“临川”是王安石的籍贯,“某”代王安石。 D?“长乐王回深父”一句中, “父”是对人的尊称。 创新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戕竹记 欧阳修 洛最多竹,樊圃棋错。包箨榯笋之赢,岁尚十数万缗,坐安侯利,宁肯为渭川①下。然 其治水庸, 任土物, 简历芟养, 率须谨严。 家必有小斋闲馆在亏蔽间, 宾欲赏, 辄腰舆以入, 不问辟疆,恬无怪让也。以是名其俗,为好事。 壬申之秋,人吏率持镰斧,亡公私谁何,且戕且桴,不竭不止。守都山令:有敢隐一毫 为私,不与公上急病,服王官为慢,齿王民为悖。如是累日,地榛园秃,下亡有啬色少见于 颜间者,由是知其民之急上。 噫!古者伐山林,纳材苇,惟是地物之美,必登王府,以经于用。不供谓之畔废,不时 谓之暴殄。今土宇广斥,赋入委叠;上益笃俭,非有广居盛囿之侈。县官材用,顾不衍溢朽 蠹,而一有非常,敛取无艺。意者营饰像庙过差乎! 《书》云:“不作无益害有益②。”又曰: “君子节用而爱人③。 ”天子有司所当朝夕谋虑,守官与道,不可以忽也。推类而广之,则 竹事犹末。 注:①渭川:《史记?货殖列传》:“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渭川千亩竹,…… 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②不作无益害有益: 《尚书?旅獒》:“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 ”③ 君子节用而爱人: 《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1?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坐安侯利,宁肯为渭川下 坐:因为 简历芟养,率须谨严 简:挑选 亡公私谁何 亡:灭亡 上益笃俭 益:更加 2?翻译下列句子 A.且戕且桴,不竭不止一一 B.下亡有啬色不见于颜间者,由是知其民之急上 3?填空: 文章从题前落笔,先写洛笔之 ,洛竹之利, 之美,主人之好客,言简意赅 地展现洛竹既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又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文章的第二段,先写 的时间,再写戕竹的行为,最后写 。 4?最后一段是议论,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由此发生了什么道理?找出原文句子作 答。 答: 5?文章的标题为《戕竹记》,但第一段却不写戕(砍伐)竹,说说第一段与第二段的联 系。 答: 学科渗透训练 成祖(朱棣)疑惠帝(朱允火允)亡海外,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1405 年)六月命和及其侪 (同伴)王景弘等通使西洋……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 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者以武慑之。 自(郑)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下西洋,为明初盛 事。 ——《明史?郑和传》 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2?郑和下西洋之西欧新航路的开辟规模大,技术先进,但它并未将所到之处纳入以中国 为首的统一市场,而新航路的开辟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体系。 分析形成这种不同结果 的原因。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B C B A D D 【创新能力训练】 1.C (通“无”) 2?①一边

文档评论(0)

wangcunhu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