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预学引疑】纵情吟诵识知音
播放音乐《高山流水》
师:同学们,让我们伴随音乐,来玩一个文字游戏。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猜词语。老师先来:明月皎皎。
生:流水潺潺 杨柳依依 白雪皑皑 炊烟袅袅
师:看来平时好词好句积累的不错!在《高山流水》这委婉动人的旋律里,倾诉着一段凄美动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在这段音乐的引领下走进《伯牙鼓琴》这个故事。板书《伯牙鼓琴》。
谁来读读课题? “鼓”是什么意思?“伯牙鼓琴”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师: 进入这篇文言文的学习之前,让我们来走进这两位主人公,谁来介绍他们?
生:伯牙,战国时期宫廷乐师,古琴高手,且擅长作曲,被誉为琴仙,后在晋国当外交官。钟子期,楚国人,生活在汉水边,是一位以砍柴为生的樵夫。
师:都是爱主动学习的孩子呀!真不错!这两个人的生活并无交集,但在一个偶然的日子里,俞伯牙出使楚国返回晋国途中遇上了大雨,看着旁边的高山,听着汉水的涛声,不禁就在船舱中弹起七弦琴来。此时岸上有一个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樵夫,被俞伯牙的琴声吸引,这位樵夫就是钟子期。接下来咱们就这一段传奇的故事展开自学。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师:这篇文言文有虽然只有四句话,但读起来不顺口,还是比较难读的。我想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其他小组同学注意倾听字音是否正确,断句是否合理。
生: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师:让学生点评。男生女生一人一句再来读。
【悟学探疑】高山流水明知音
师:读得有点有古文的韵味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接下来,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并回忆一下,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
师:先独立思考,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看注释 看插图 扩词成句 联系上下文
师:谁来说说这一个故事?
师:根据你的理解,再读读课文,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伯牙和子期相互理解,是好朋友是知音。
【互学释疑】破琴绝弦祭知音
感受知音相遇之唯美
师:有自己的理解,会思考很好。这样一来二去,咱们就已经能够把一篇文言文读得很有节奏和韵味了。接下来,让我们来走进文中的两位主人公的内心,就这一段知音故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
1、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伯牙钟子期互为知音?读一读。
2、伯牙作为弹琴高手,肯定会得到来自很多人的赞美,为什么偏视钟子期为知音?
(二)小组内交流
(三)小组展示
师: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生:我从……感受到他们互为知音。别人对伯牙的知音是表面的肤浅的,赞美之声听多了也不过如此,而子期能感受到伯牙心中所想,心中所念。
生:我觉得他们俩心灵相通,心有灵犀,这可能就是知音吧!
生:无论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能知道。
生:我觉得伯牙琴艺高超,心中想到什么就都能弹出来。
生:我觉得他们肯定不仅是音乐上的知音,还是生活上的知音。
师:说的真好,那如果你是子期,听到伯牙的琴声,感受到伯牙志在杨柳、志在白雪时,你会有怎样的赞叹呢?
生:方鼓琴而志在杨柳,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依依乎若杨柳。”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皑皑乎若白雪。”
师:看来,你们都成为了伯牙的知音。《列子·汤问》曾记载,当伯牙见子期与自己如此心意相通,曾这样感叹:
生(齐读):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二、感受痛失知音之悲痛
师:传说这一次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让伯牙和子期都相见恨晚。他们约定第二年中秋再来相会,终于等到第二年的中秋,当伯牙兴致满满地赶来与子期想会,只可惜天意弄人,伯牙面对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
1.生读:【出示: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引读:从此,还有人知我志吗?——没有!
从此,还有人知我念吗?——没有!
从此,还有人懂我心吗?——没有!
师:“相识满天下,知音只一人”
生读: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师:“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生读: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拓展阅读,师生朗诵。播放背景音乐:江河水
伯牙难掩内心的悲痛,在子期墓前写下这样的短歌:《伯牙悼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育资源定制 教育论文服务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为中小学教师及学校提供各科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文案等各方面教育资源服务,欢迎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