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衣食住行看家乡 xx 新变化
尽管近年来物价飞涨,生活多变,尤其对于我们这些 60 年代末出生的人来说,上有老要赡养,下有小要抚养,家庭负担日益沉重,生活压力也越来越
大。但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无论是大到国家,小到我们老百姓的小家,似乎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能让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当然还数我们的日常衣食住行吧。
衣着由老土到时尚。生于六十年代的我,在记忆中那时的衣服色彩很单调,样式很老土。如果翻开以前小时候的照片,看到清一式的灰色底调大家都会哑然失笑。记得我小时候的衣服做得很大,因为我是家中老大,下面还有妹妹和弟弟,我穿过的衣服还能让弟妹接着穿,如果哪一天衣服实在穿不上或无法穿了,父母省吃俭用在过年的时候给我们做一身新衣服,那才叫神气啊!我记得我直到八十年代初,在县中读高中时才穿上平生第一套卡叽中山装。现在可不同了,人们穿衣服,讲究品牌和时尚,我的女儿读初中时就非品牌不穿了。现在走在家乡城镇大街上,用五彩斑斓来形容人们的穿着毫不为过,就连上了岁数的中老年朋友也很少穿中山装了,西装、休闲服已成为人们的时尚,市场上服装门市永远引领着人们的穿着潮流。各式专卖店彼此起伏,国内外名牌已不再是新鲜事物。
食物由求饱到求精。我记得七十年代我刚上初中时候,有一次姑父送来一盒天津点心,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食品的我和妹妹、弟弟都争抢着吃,三下五除二就消灭得干干净净,最后连掉在桌上的碎渣都用手指头沾着舔干净了。我当时想如果能天天有点心吃,那真是活在天堂了。到了我在灌南中学读高中,已是八十年代初,那时住校生每天自己蒸饭,一大桶汤里漂着几片肥肉片,人人都争抢着吃,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但是在物质生活匮乏、生活条件不易的年代,这都是真实的,也是当时贫困生活的写照。如今家乡农工商超市、家得福超市、乐客隆超市、时代超市等一批批超市相继开张,我每次带着爱人和女儿逛超市,货架上各式各样,包装精美的点心已吸引不了我的眼球。面对物产丰富的市场,我们已不仅想吃什么买什么,更注重讲究营养均衡,荤素搭配,粗细结合了,还要讲究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我的女儿去年在外地上高三,每周各种花样的食物都直喊无味。每逢周末去看望她,
1 / 2
我 要 哪些她喜 的零食和做哪些菜而大 筋,因 她的要求高啊,有 我拿自己以前念高中 的情况教育她,她竟然 :
“爸爸,那是你未赶上好 代呀 ”!瞧 孩子 ??
居住感触最深。自我出生后,我就住在老家的三 破草房里,一住就是二十余年,八十年代末我大学 后分配在灌南 城工作,先是租二 房 婚,后九十年代初 位分配了两 平房, 于有了像 的小家,到了九十年代末自己已花 了 位三室一 , 然是二手房,便 竟住上了楼房,后来又逐步添置了新彩 、冰箱、空 , 在随着灌南新城区的 划 展,老城区的旧城改造, 苑小区、亨通家园、 和家园、德 家园、新文化家园、新气象小区等等, 次 比拔地而起的一幢幢高楼在掏空人 包的同 ,也改善了人 居住条件。如今我已重新在新气象小区 了一套三室一 ,配套 施一 俱全。 个曾 在我心中高不可及的梦想如今是再平常不 了。
人 住的要求不 是居住面 、采光情况,更注重居住 境和装修 格了, 不也是体 了人 生活品味的大大提高 ?
行的 化更是惊人。在我的 中,七十年代人 大多是靠脚走路,那 家有 自行 才真叫人羡慕啊,我 得八十年代初,我在灌中上学 ,每年只能寒暑假各回家一次,因 交通太不方便了,每次回家都先乘 到响水、 渡船、再乘 到老家,往往需一天 才能到家,有 乘 船就更慢了,到了八十年代后期,灌河大 建起来,自行 也普及了,公共汽 也多起来,回家就方便多了,到了九十年代,随着道路拓 改造,公交 和的士也与人 的生活密不可分了。
在随着 和社会的 展,灌南已 村村通公路, 通公交,的士随 跑,每家都有 或摩托 ,不少初中生都已 上学了,出 打的已成家常便 了,而且随着 收入的提高和消 念的改 ,私家 也逐步步入 常百姓家,真方便啊!
数我 生活,衣食住行的巨大 化是每个人能 在在感受得到的,从中也 能 看到家 生活的 化。我 有理由相信,我 的小康生活一定会更
加幸福美好,家 灌南的明天一定会更加 煌!
2011年 1月 16 日
2 / 2
文档评论(0)